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2025年地方政协全会扫描>实时新闻

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医药卫生界别建议:将基层医疗机构纳入长护险定点服务机构

2025年01月09日 14:3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李敏杰)1月7日,政协北京市东城区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区政协医药卫生界别在会上提交的《关于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落地,推动东城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很快被立案。这也是该界别第三次提交与长护险相关的提案。

东城区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六医院副院长郭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银发经济兴起,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制度作为一项重要抓手,不仅可以促进医疗、养老、康复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还能解决失能护理等难题。

2024年10月11日,北京市民政局发布的《2023年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首次突破30%,在北京市16个区中,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占比排前三位的是丰台区、石景山区和东城区。

“我们在提案中建议,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积极引进长护险辅助器具租赁服务商,让康复辅助租赁服务与老人需求相匹配。积极与商业保险企业进行合作,不断迭代升级商业长护险产品。”郭静表示。

“建议推动基层医疗机构转型发展,将基层医疗机构纳入长护险定点服务机构,涵盖上门护理类、入住类、培训类等服务类型,有效提升基层长护服务供给能力;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在养老机构设立执业站点和家庭医生工作站,提供就近就便的医养结合服务。”郭静说,“我们在提案中还建议,落实支持医务人员从事医养结合服务相关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和医养结合机构积极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知识技能培训。”

“要引导医疗、护理、医养照护与管理等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医养结合机构就业,支持退休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工作。不断加强护理队伍建设,不断加大对‘长期照护师’培训等支持力度,推动从业队伍培训体系化评价规范化、职业体面化补贴制度化,增强行业吸引力和队伍稳定性。尤其对居家服务机构中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证书的从业人员,给予培训、入职、岗位等补助,促进行业薪酬水平提升。”郭静说。

郭静建议,多部门协同推进医疗、养老服务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支持医养结合机构与有关医疗机构合作,开展远程诊疗、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指导等服务;探索智能化技术手段在健康管理、健康监测、健康照护等方面的应用,积极向已搭建经办业务数字化服务平台的试点城市学习。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