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资讯 法治时评 法治人物 法律速递 盈科说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页>法治>资讯

北京法院“数智北法”智能应用平台推动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2025年01月10日 15:23  |  作者:徐艳红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1月9日电(记者 徐艳红)9日上午,北京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年首场新闻通报会,会上就北京高院研发的“数智北法”智能应用平台+大模型智能应用的整体情况进行通报。

会上,北京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玲玲介绍了“数智北法”智能应用平台及其三个应用场景的建设进展情况。“数智北法”智能应用平台聚焦知识检索、阅卷案情分析、文书编写辅助、审判质效管理四大场景需求,匹配研发“查”“析”“写”“验”四类知识服务能力,通过“人、案、卷”数据一体化,开展12368智能机器人、智能审判辅助决策、智能审判监督三项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聚焦提高审判效率、提升办案质量、强化审判监督管理三大方面,力求将法官从重复性、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更多放在案情研判、规则适用等体现法官智慧价值的工作中来,最终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司法服务。

鉴于司法逻辑严密、专业知识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北京法院通过对不同司法人工智能应用的集合管理,支持案件“立、审、执、信”等环节的精控质管。该平台目前融入30万条全国法院问答数据、1.8亿篇全国各类裁判文书、30万篇本地民商事重点案由裁判文书以及若干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判例分析、法律专业术语等丰富的法律知识语料库,以“人”“案”“事”多维度的网络图谱增强人工智能生成在诉服热线应答、审判辅助决策、审判监督管理等多样化应用中的效果,实现根据不同输入需求,动态配备最合适的模型进行计算和推理,为法官办案和公众法律咨询提供有效智能辅助;此外,利用精准化的智能机器人,为群众及时响应群众联系法官、查询案件、诉讼咨询等实际需求;多元化的智能审判监督,支持不规范司法活动的自动预警、分析、拦截等功能,实现审判监督管理由个案向类案、被动向主动、人工向智能的全面转变;围绕案情分析、类案检索推荐、文书生成三方面,推出智能审判辅助决策应用,供法官在审判流程不同阶段按需调用,助力法官办案质效提升。

会上,北京高院申诉审查庭庭长、信息技术处处长邓颖演示了12368智能机器人对当事人询问、智能审判监督和审判辅助决策的三个实际应用场景的情况。

孙玲玲表示,未来北京高院将在进一步扩大数据资源聚集、强化大模型智能应用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应用,服务保障好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助力首都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和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

编辑:钱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