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贡献政协力量>委员好声音

关于打造古文化街升级版、拓展版的建议

2025年01月11日 16:59 | 作者:毕宏音 | 来源:天津政协公众号 分享到: 

2007年,古文化街获评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古文化街不断加深津派津韵的文旅主题符号的刻画,汇集泥人张、杨柳青年画等26家非遗、老字号店铺,持续开展非遗项目的常态化活化展示展演。目前,古文化街年客流量峰值高达1300万人次,但在发展文旅经济方面,尚有较大开发空间。为此,建议:

一、 促进街区升级,系统打造“最民俗、最天津”文旅IP。一是科技赋能实现静态街区改造。古文化街缺少以文化创意提升产品附加值的精品理念,传统与现代融合创新业态偏少。建议引入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系统打造津派城市文化展厅、中华老字号聚集区等,高品质改造街区游赏景观。二是沉浸体验打造动态场景游赏。古文化街以商业化、单一性的观光经济为主。建议紧扣古街特色推出深度体验游,重现“走街串巷”胡同商业场景,打造贯通古文化街与鼓楼地区的导览动线。三是深度呈现“古文化街”之文化底蕴。古街底蕴的文旅样态相对匮乏。建议立足“最民俗、最天津”主题定位,深度开展古文化街、鼓楼地区历史人文资源的整体研究,加强文物活化利用与集中展示,丰富津味民俗工艺体验活动。

二、 完善旅游业态,全面激发古文化街经济活力。一是实现夜间经济与文旅服务深度融合。与其它热门景区相比,津沽古街夜市民情未得到充分展现。建议推出系列夜间文化IP标识,在“五一”“十一”等节日和“妈祖祭典”“天津建卫”等特殊节点的系列夜间文化活动,释放夜间经济活力。二是以特色小众旅游项目吸引文旅消费。古文化街人均消费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建议推出银发专属精品游、休闲节会游、网红打卡游、市民体验游、青年COS游、少年研学游、文化主题游等小型化、个性化旅游项目,提升特色文化旅游附加值。三是培育中短途“食住行游购娱”新业态。古文化街目前仍以游客即游即走的“半日游”为主。建议建立以京津冀鲁城际旅游矩阵为主体的旅游行业联盟,串联古文化街与天津其它热门景点要素,打造集观光、文娱、体验、餐饮、购物、住宿为一体的2—3天中短途精品旅游线路。

三、 推动“津门古韵”双区联动,实现文化街区协同发展。一是打造老城厢联动精品线路。古文化街商贸区、鼓楼商业街连片区特色尚未凸显。制定并深化《天津鼓楼—古文化街片区整体提升改造规划》,以“津门古韵”为主题,打造传统文化商旅线路,通过主题一致、各有侧重的发展定位进行“一体化”宣传,实现协同发展。二是实现景区交通联通。建议增加天桥、缩减单向车道等,打造“慢行优先”的开放休闲街区。利用仿古铛铛车等公共交通资源,完善连通老城厢地区的交通接驳系统。三是加快政府统筹与市场转化。加强规划,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参与力量,将古文化街、鼓楼双区文旅发展纳入招商工作之中,加快双区文旅资源市场转化开发。

(发言人系南开区政协委员,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

课题组成员:宋杨、冯宽、夏冬、傅钢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