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民政协报·福建省政协融媒体中心>委员建言
福建省政协委员吴礼源代表经济界别发言:加快促进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政协网福州1月14日电(记者 王惠兵)为闽协商,为民服务。1月14日,福建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促进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福建省推进海洋强省、交通强省建设的重要抓手。但是,近年来,全省港口经济发展在体量、临港产业耦合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福建省政协委员吴礼源代表经济界别发言时如是说。
吴礼源
在吴礼源看来,下一步,应进一步优化提升港口功能,强化港口基础支撑。一方面,在沿海港口资源整合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核心港区连片开发,从港口岸线、业务、市场、行政等方面深化资源整合,促进港口生产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和高效组合,加快港口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完善重要港区深水航道、锚地以及疏港公路、铁路和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重要港湾进港航道通航等级和安全保障能力,解决“最后一公里”及干线铁路衔接不畅问题,为港口经济持续健康增长提供重要基础设施保障。
进一步依托产业发展基础,打造临港工业集群。以港口功能引领临港工业产业定位,紧紧围绕全省“两集、两液、两散”(两大集装箱港口、两大液体港口、两大散货港口)六大港口定位,布局后方的相应产业,打好“有链强链、缺链补链、上下延链”组合拳。加快临港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扩大产业集聚效应,打造产品高端、产业链完善、区域特点鲜明的临港制造产业发展高地。立足全省清洁能源资源禀赋,以发展海上风电和海上光伏为契机,培育绿氢产业,着力推动“风光核储氢”产业链延伸,形成以清洁能源为核心的临港能源产业集群,为港口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立足引进龙头海洋装备制造商,构建涵盖“研发设计—零部件—总装制造—配套服务”的产业体系,推动临港海工装备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助推福建特色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大力发展临港物流,促进港产深度融合。加大与临港工业、临海产业园配套的临港物流园区布局力度,建设涵盖货物储运、分拨和加工功能的多功能物流枢纽,推进冷链物流、保税物流等高附加值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省级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优化运输效率和成本,为临港产业提供便捷、高效和专业的物流服务,有效带动港口经济发展。
进一步发挥海丝核心优势,打造开放合作平台。大力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加强“丝路海运”和“中欧班列”对接,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东南陆海新通道。拓展与海丝沿线国家的合作网络,深化优势产业合作,吸引海丝沿线国家资本与资源向福建集聚。推进闽台港口融合发展,建设两岸航运交流合作先行区、临港产业合作基地,持续提升港口辐射能力,为全省港口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极。
编辑: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