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头条 聚焦 要闻 热点 政在协商 统战之声 委员建言 市县政协 台港澳侨 委员故事

首页>人民政协报·福建省政协融媒体中心>委员建言

福建省政协委员鲍红丽代表民盟福建省委员会发言:打造“近悦远来”的聚才留才生态

2025年01月15日 09:26  |  作者:王惠兵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福州1月14日电(记者 王惠兵)为闽协商,为民服务。1月14日,福建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进行大会发言。

如何牵住引才聚才用才“牛鼻子”,为奋勇争先提供人才支撑?福建省政协委员鲍红丽代表民盟福建省委员会发言时提出,要聚焦发展需求,形成“精准高效”的人才引育机制。特别是健全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揭榜挂帅”机制,对省内行业龙头、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及以上单项冠军等重点企业,在申报省级重大人才项目中实行“单列”。用足用好柔性引才、“一事一议”等支持人才发展的政策,通过项目引进、合作引进、飞地引进、赛会引进等方式,创新实施区别于全职化用人的引才机制。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压缩饱和过剩专业,撤销错位低质专业,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培养跨学科创新人才。加强产学研协同育才,探索“课程设置先于专业形成”的培养体系,鼓励高等院校联合龙头标杆企业开设匹配“产业实战”的教学培训课程。

微信图片_20250120093311

鲍红丽

要优化服务保障,打造“近悦远来”的聚才留才生态。建立健全公共技术服务体系,聚集工程师、设计师、理财师等专家团队,为人才创业提供设备制造、工艺设计、市场营销、项目融资等一体化解决方案,让创业更加省心、更有信心。拓展人才政策保障范围,探索将新市民群体、骨干产业工人,以及电商直播人才等“专才”“偏才”纳入其中,延伸拓展“人才链”。完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组建人才(安居)集团,开展人才房“投、融、建、管”全流程服务,探索发展以货币补贴为主、实物保障为辅的人才住房保障政策。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人才服务机制,探索来福建工作的外国人在全省范围内实行资质互认制度,实现“一家认可、多家可用”,提升全省的国际化人才吸纳能力。

要加强突破创新,构建“不拘一格”的人才使用格局。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围绕高端产业发展路径,配套补齐上下游产业链,着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做强做大“卡脖子”领域的龙头企业,为科创人才发光发热、实现自我创造更优渥的产业环境。建立充分体现人才知识和技术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鼓励事业单位对聘用的高端人才实行市场化薪酬制度,允许其绩效工资“单列”,不受单位绩效工资总量限制,并通过“科技贷”等方式为科研院所人员创业提供前期支持,助力科技人才将知识和技术转化为产品与收益。用好用足人才“周转池”制度,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人才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一体化配置,更高效地发挥优秀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编辑: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