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民政协报·福建省政协融媒体中心>委员建言
福建省政协委员何伟燕代表农工党福建省委员会发言:打造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实践地
人民政协网福州1月14日电(记者 王惠兵)为闽协商,为民服务。1月14日,福建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进行大会发言。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将生物医药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初步构建了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体系。而为助力解决目前存在的龙头企业数量少、高端人才匮乏、高水平园区缺少、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短板,福建省政协委员何伟燕代表农工党福建省委员会发言时建议,培育产业新生态,构建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尤其是鼓励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的优势企业与国际知名生物医药企业、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产业集群的国际化水平。
何伟燕
优化人才要素配置,激发生物医药人才创新活力。制定生物医药高端人才目录,明确引进的重点领域和紧缺岗位,实施精准引才。提供有竞争力的优惠政策,提升研发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等硬件条件,打造国际化的工作环境和生活配套。建立生物医药高端人才创新合作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通过联合研发、共建实验室等形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高端人才提供科研平台和成果转化机会。建立股权激励、项目奖励、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多元化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工作热情。
完善评价机制,打造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实践地。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区域特点,以龙头企业为驱动,科学规划生物医药园区的空间布局,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园区格局。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资源,提供技术研发、检测认证、审评审批、信息咨询、融资支持、市场开拓等全方位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创新效率。建立园区发展评估机制,定期评估园区发展成效,及时调整优化政策措施。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加强与国内外生物医药园区、头部企业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园区国际化水平,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集聚地。
统筹资源要素配置,搭建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服务平台。加大对新药、创新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检验检测等服务平台的支持,鼓励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服务平台。设立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奖励基金、提供贷款贴息与担保服务、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持续创新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与生物医药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金融服务新模式,为新药研发与生产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加强对新药临床试验、检验检测等环节监管,保障新药研发和生产质量,加强行业规范自律,推动服务平台健康有序发展,助力发展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
编辑: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