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天津市政协委员建言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天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紧密互动,全国重点实验室达到1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1.2万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1%。”天津高质量发展迈出的坚实步伐让参加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的科技界政协委员备受鼓舞。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科技创新则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要真正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在市政协委员、天津市数字经济商会会长吕鹏辉看来,科研和产业之间融合度不够、市场需求与科技成果对接不畅是主要原因。“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联合创新机制,强化科研与产业合作,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同时,政府要帮助企业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其对科技创新应用的积极性。”
“要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加强科创园区建设。”去年春节前夕,
制造业是天津城市“底色”,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体系配套融合。但技术落地周期长、技术转化成本高以及市场需求不明确等问题依然存在,同时缺乏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平台。吕鹏辉提出,要建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协同机制,建立创新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两者更好地融合互动。
面对目前天津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存在的转化应用不足、创新链和产业链结合不紧等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夏长亮委员提出,强化政策统筹、体制改革、需求导向和体系支撑,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管理,以制度建设为科技成果转化赋能,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新生态,全面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加快引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提供智力支撑。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