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民政协报·福建省政协融媒体中心>热点
福建省政协委员建言:打造创新联合体“福建模式”
闯关破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抓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能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就会全力支持。”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
殷殷嘱托,一以贯之。从率先研制出全球首个千瓦级K-COB光源及光源模组,到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指标位居全国第三位,再到2023年度获国家科技奖项数创历史新高……时至今日,在福建,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成就,不断书写着全省科技闯关破题的奔涌劲头。
“创新联合体是由领军企业牵头,联合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共同组建的体系化、任务型、开放式的创新合作组织,有助于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1月14日,在福建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省政协委员章高路代表福建省工商业联合会发言时坦言,当前,全省还存在创新联合体顶层设计不够完善、创新生态体系不够优化、创新要素流动不够畅通等问题。为此,建议出台全省性创新联合体建设指引和扶持政策,聚焦全省重点产业关键领域、瞄准未来赛道,鼓励实体化运营,并优化创新生态体系,激发民营企业的参与动力和创新活力。特别要合力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加大力度引导创新联合体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围绕自身产业链开展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推动创新成果商业化。
与此同时,在联组讨论中,庄天怀委员认为,壮大创新主体,要重点抓住两头,“一头抓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领军企业,支持其与高校、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等密切协作,通过组建创新联合体等方式,推动产学研融通创新;另一头抓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帮其逐步发展壮大。”
常年关注高能级科创平台发展的王贺军委员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平台的资源集聚效应、协同合作效率、科技创新基础投入与人才机制活力,真正抱团创新、共研共用。
编辑: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