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5年地方政协全会扫描>政在协商
南京市委书记参加委员联组讨论
“今天的交流意犹未尽”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今年工作提出了“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重大要求。日前,在南京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在讲话中向全体委员发出“多发增强信心之声,多献迎难而上之策,多聚奋发有为之力”的号召。当天下午,周红波又到市政协经济、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会场,与委员们面对面交流协商。
“前期,市政协向市委汇报三次全会筹备情况,周红波书记明确表示要围绕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共同做好今年工作,认真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南京市政协主席王立平介绍。
委员们以坦诚和实招,回应党委主要领导的勉励和期待。
生物医药产业是科技含量高、创新密集、投资活跃、产业贡献大的领域之一,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目前,南京拥有生物医药企业近千家、覆盖全产业链,已形成规模全国领先、创新能力优势明显、骨干企业竞争力强的区域特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会前,蒋原等委员通过网络问卷和现场走访等形式对南京生物医药企业开展调研、听取意见。会上,他从推动各部门审批监管一体化运作、推进和深化高风险特殊物品多部门联合监管、提升物流保障能力等角度提出建议。
周红波表示,必须以超常规举措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全力做好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三篇“大文章”。一方面,狠抓新增产业项目;另一方面,狠抓招商引资。要把制度集成创新作为突破口,把产业生态营造作为主抓手,把挂钩服务企业作为着力点,突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全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我们首先要服务好在当地企业。以商招商是最高效的方式。你们‘口口相传’,比我们‘王婆卖瓜’更有说服力。”周红波坦诚的态度,引发委员们的一致共鸣。
当前,我国化工行业正处于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从产业发展来看,南京有望成为国内重要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邢建良委员从加强科技支撑、供需对接、要素建设等角度,建议以科技创新助推化工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到南京工作时间不长,听得最多的是我们科教资源丰富,但本地承接转化不足。上周,市委市政府召开‘新年第一会’,就是要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周红波说。南京要用好科教资源“富矿”,更大力度深化产业科技创新,重点围绕企业建平台、聚焦产业竖高峰、紧盯高校抓融合。
在长三角,便捷的高铁出行网络已成为不少人同城化工作出行的新选择。特别是2024年,随着长三角大环线高铁正式开通,居住工作在长三角地区的人们更可以无缝对接丰富的资源。市政协委员刘华就此围绕打造南京都市圈“聚能环”提出建议。
“刘华委员讲的‘跟着高铁去旅游’‘跟着主题去旅游’‘跟着政策去旅游’,让我印象深刻!”周红波表示,南京要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发展战略,发挥枢纽优势、平台优势、通道优势,着力提升双向开放能级。围绕总规落实,加强规划对接、产业对接、功能对接,提升城市辐射力、带动力和吸引力。
周红波希望委员们突出界别特色、发挥专业优势,聚焦重点工作,与党政一道,同题共答、建言献策,同向而行、强化引领,同心共进、凝聚合力,为推动南京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和力量。
“今天的交流意犹未尽,下次还要安排更长时间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对各位委员在会议期间协商议政的精彩发言,整理后我还要认真研读,并请有关方面认真地吸纳和转化。”离开时,周红波特意表示。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