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5年地方政协全会扫描>政在协商
省政协委员建言文旅融合发展
让河南故事有“来头” 有“讲头” 有“听头”
看灯会、观非遗、逛大集、观民俗……今年春节前夕,河南省接力开启“春满中原·老家河南”系列主题活动,让游客在行走河南中读懂中国,在浓浓年味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1月17日召开的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文旅融合发展再次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既要立足当前,解决文旅融合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又要谋划长远,为河南文旅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郭军胜委员建议,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在规划中明确文化资源的保护措施,防止过度开发,同时注重资源的整合与联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共同体。
同样关注文旅融合发展的刘德银委员认为要让河南故事有“来头”、有“讲头”、有“听头”。“河南立足中原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主根主脉地位,以历史探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主题,梳理了578处文物和文化资源,推出人类起源、王朝历史、姓氏寻根等16条文化线路,使‘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定位更加鲜明。”刘德银说。
如何提升河南文旅融合发展的品牌效应?刘德银建议深化政府、官方融媒、消费制造企业、文旅文创企业、公益组织、自媒体创业者之间的合作,共同讲好河南故事;持续强化“河南有故事”的品类认知,明确“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品牌定位和驱动理由;通过优质故事内容创作与表现,拓展IP应用场景。
从事文旅研究的张祥宇委员认为,要充分发挥文旅产业与所有国民经济产业的天然粘合条件,广泛深度融合,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推动“旅游+”向“+旅游”转变,以更好地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旅游需要。
张祥宇认为,文旅融合发展首先要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其次要与交通融合,拉近市场体系的距离,充分利用河南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建设现代旅游业体系,构筑“1小时生活圈、2小时休闲圈、3小时旅游圈”的国内市场体系;再者要文商旅融合,打造文旅产业体系的新赛道。“一场演出,一次赛事,一部影视剧,都能成为人们说走就走的理由。”张祥宇说。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