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5年地方政协全会扫描>政在协商
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
——天津市委书记与委员共议打造“津派”文化品牌
“让古文化街金字招牌更加闪亮”“深入推进京津冀文旅融合协同发展”“让天津红色文化品牌在以文化人中彰显更大价值”……
1月15日,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参加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联组讨论,与委员们畅谈交流,共商打造津派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去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古文化街时指出,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再次饱含深情地提起了人潮熙攘的天津古文化街。
“目前古文化街不缺人气,但适合年轻人的娱乐业较少,要提升业态和改进服务质量,推出高品质产品。”李清资委员首先发言,建议文旅部门研究非遗业态的市场化传承,深入发掘古文化街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走出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时指出,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一年来,市政协组织委员贯彻落实“四个以文”重要要求,围绕打造津派文化品牌,进一步彰显天津的现代化新风貌展开调查研究,精心组织打造文旅新场景专题协商会,协商成果得到市领导充分肯定。
“要持续完善协同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推动京津冀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武伟委员建议,三地共同编制京津冀“十五五”文旅协同发展规划,合力推出文旅精品线路,打造区域文旅共同市场。
印永清委员去年全程参与了市政协保护利用北洋法政学堂李大钊求学处原址重点提案办理工作,原址得到保护修缮开放,成为天津又一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色文化承载地。他提出,天津红色文化品牌建设、资源保护利用、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有极大提升空间,要为红色旅游注入新活力。
天津音乐文化底蕴深厚、音乐人才辈出、优秀作品丰富。王宏伟委员建议整合文化资源,形成集群效应,让音乐成为天津城市名片,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知名度。
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与大运河文化带相连接,形成了集中记载天津城市历史和承载天津城市文脉的海河文化带。靳方华委员建议开展海河申遗论证,有利于系统挖掘充实和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遗存,充分彰显天津城市独特历史文化价值,提升文旅吸引力,让全世界更多更深地了解天津。
繁荣文艺事业、盘活文旅资产、用好工业遗产、推进“十八街麻花”老字号振兴、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王玉慧、杨哲、夏冬、卢铮松、周晋民、穆恩鹏等委员先后发言。
陈敏尔认真倾听,不时插话,与委员们就打造“津派”文化品牌互动交流。他说,大家的发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天津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目标任务,研究深入,见解独到,体现了文化情怀、专业素养、履职热情,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切实转化为推动天津文化传承发展的有效举措。
“市政协要持续围绕‘四个以文’重要要求精准协商,引导委员发挥专长优势,为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提供多角度视野和多元化思考。”市政协主席王常松表示,政协要切实增强履职实效,为天津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优势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