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2025年地方政协全会扫描>委员好声音

浙江省政协委员胡敏翔:国有资本应该勇当耐心资本排头兵

2025年01月17日 17:28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浙江作为要挑大梁的经济大省,应当准确把握国家战略,先行先试推动壮大长期耐心资本的浙江实践。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浙江省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财金委员会委员、之江创投研究院理事长胡敏翔接受专访时表示,在民营资本信心不足、外资创业投资快速退出的情况下,须推动国资当好推动科技创新的耐心资本排头兵,带动各类资本进一步投向创业投资,服务“创新浙江”建设。

近年来,我省国资设立基金总体发展较快,但规模仍然有限。截至2024年6月底,省属国企出资持有创业投资基金共99个,合计认缴出资52.5亿元,与上海等地千亿级别以上的国资创业投资基金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对此,胡敏翔提出应着力打造一批国资主导的创业投资龙头企业和母基金,支持省属国企国资以创业投资为纽带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服务创新浙江建设。要鼓励有能力的国有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母基金,建立以母基金为引领,国有龙头企业、链主企业设立的基金为支撑,国家级基金、区县基金协同联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创业投资基金群,聚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科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开展有效长期投资。

“目前国有资本在参与创业投资过程中面临一些堵点,比如投资评价机制过于注重短期财务回报、缺乏有效的尽职免责机制和国资投资对于风险的容忍度较低和等。”胡敏翔建议建立以国企国资带动力等功能作用为重点的创业投资基金全生命周期考核机制;完善国资创业投资基金的尽职免责和容错机制,对符合基金功能定位或探索性的投资不予或免予问责;合理容忍正常投资风险,根据投资策略合理确定风险容忍度。

创业投资作为支持科技型企业早期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以来,由于民企投融资信心不足,导致浙江创投机构尤其是民营创投募资金额下滑。对此胡敏翔建议支持民营创投发展,加大募资和退出层面的支持力度,撬动浙江省丰富的民间资本,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助推科技强省目标。

“在此基础上,建议建立市场化投融资机制,提高投资决策效率,并鼓励国有创业投资机构以多种方式和市场化头部创业投资机构开展合作,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共同担当耐心资本”胡敏翔补充说。

胡敏翔此次还带来了关于发挥政府引导基金耐心资本作用、加快建设创业投资示范区、促进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遏制“远洋捕捞”和调整省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政策等建议。(记者鲍蔓华)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