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委员会客厅
北京市政协委员傅若清:深挖银发经济潜力,丰富老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
人民政协网北京1月16日电(记者 谢阿愁 康亮 马嘉悦 易欣 王星星 赖仁杰 贾冬)在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期间,北京市政协委员傅若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任务,也是发展银发经济的崭新机遇。
“文化消费能够提升主观幸福感。老年人在文化活动中不仅可以愉悦身心、丰富生活,还能够获得归属感和意义感,形成对精神需求的充实和满足。”在傅若清看来,随着规模庞大的“60后”群体陆续进入退休生活,老人“年轻化”、老年需求“年轻化”趋势明显,从而“老有所乐”的需求比重在持续增加,但当前老年人群的文化供给仍不均衡,存在高质量文化供给不足、老年文化市场建设有待引导等问题。
基于此,傅若清建议推动文化场所的适老化改造;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提升消费拉动效果;鼓励因地制宜组织老年观影活动;支持开展老年文化需求研究,引导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符合老年精神文化需求的影视创作。
在文化场所的适老化改造方面,傅若清表示,可以鼓励影院试点改造银发影厅,在硬件和空间上科学配置无障碍设施,动线与照明适合老年进出;提供贴合老年人需要的舒适用品,塑造放松、愉悦的文化消费环境,推动文化娱乐与餐饮消费配套,更好满足老年出行的一揽子需求。
以电影市场为例,傅若清建议充分发挥分线发行、预约放映等供给方式,丰富时代、亲情、历史等老年人喜爱题材电影的供给;支持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活动中心配置小型电影放映设施,开展常态化电影放映,并纳入《北京市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管理指引》有关补贴范围;鼓励市场经营主体积极参与银发经济,将影院纳入北京通养老助残卡补贴范围。“可以通过消费补贴,促进因价格因素而犹豫的老人敢于尝试,进而养成消费习惯,拉动老年群体消费。”
作为一名文艺界别的政协委员,如何以文化赋能城市更新也是傅若清关注的重点。他表示,以电影文化为城市更新主线,营造特色公共空间,为街区发展注入新鲜活力,符合北京城市建设规划方向,能够更好把北京建设为历史文脉与时尚创意相得益彰,充满人文关怀、人文风采和文化魅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
为此,傅若清建议,结合北京市城市更新计划、功能定位,统筹街区空间资源,统一文化风貌,打造北三环影视文化区,发挥影视文化在盘活存量、创造内需、重塑活力中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