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委员好声音

北京市政协委员汪碧刚:以潞城镇为试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落户北京城市副中心

2025年01月18日 14:04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1月17日电(记者 谢阿愁 康亮 马嘉悦 易欣 王星星 赖仁杰 贾冬)“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在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期间,北京市政协委员汪碧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城乡之间在自然资源、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在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到城里面工作、发展,但是很少人去农村,该如何改变城乡关系长期失衡的局面?

在汪碧刚看来,实现理念和资源的双重融合是关键。一方面要做到理念的融合,一方面要通过资源的融合推动更多人、更多资源、更多产业到农村去,让农民在农村就可以不出家门实现就业就医、上学。“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振兴,只有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才能够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要在鼓励人们进城的同时也要鼓励大家到农村来回乡创业。”

温碧刚

基于此,汪碧刚表示,要从融合发展体系的路径上,在要素流动、布局调整和功能互补的过程中,完成不同资源的跨区域、跨行业配置,以及人力资本、工具技术的聚合性使用,亟须政府通过政策规划和机制升级持续推动城乡融合机制优化。

汪碧刚进一步建议,要加强平台建设,突破要素双向流动的时空限制与行业障碍,保证城市先进生产要素可根据市场需求优化配置到农村相关产业中;创新数据治理,通过算法优化创新数据统计路径与分类,实现城乡相关数据资料的更全面获取和更科学分类,提高城乡居民和企业在数字信息获取上的便捷性;加大部门协同,就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产业融合、产业转型、新型产业构建出具更务实的指导措施,并进一步完善各部门间的职责划分,促成城乡功能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互补。

“城乡融合既是高质量发展的既定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目标,更是城市副中心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任务所在。对于城市副中心而言,现代化建设不仅存在于城市的高端要素聚集,更体现在乡村的发展要素的回流振兴。”汪碧刚建议以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为试点,切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落户城市副中心,搭建好城乡协同发展平台,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样板。具体来说,他表示要以打造体验式协同发展为着力点,推进城乡空间融合发展;以农文旅产业发展为切入点,提升城乡功能整体发展能力;以城乡互补互促为链接点,激活城乡产业融合互助能力;以畅通双向流动为关键点,完善城乡利益联结机制;以实现美好生活为站位点,探索城乡融合治理之路。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