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多党合作>九三学社
科学赋能 教育筑梦
——九三学社天津市委会“为中小学选派科学副校长”专项行动小记
近来,在天津市和平区的几所中小学中,孩子们每周三都盼着一门“科学大冲浪”的新课程,也盼着他们新任职的科学副校长。在孩子们眼里,这些科学副校长就像是“哆啦A梦”,总能变出各式各样的实验工具,带领大家探索神奇的科学奥秘。
聚焦科技主界别,为中小学选派科学副校长,助力构建中小学科学课程体系,是2024年九三学社天津市委会实施的一项特色行动。目前,九三学社天津市委会已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等高校选派13名社员专家分别担任天津8所中学和5所小学的科学副校长。
科学探索需灯塔领航
“今天,我不是来教同学们复杂难懂的科学公式,而是想和大家分享关于梦想、坚持与成长的科学家之路。”近日,在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小学,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一场独具特色的科普活动开展起来。该校科学副校长胡振芃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科学家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关于“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精彩讲座。
“科学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数据和实验,它是有温度的,是每一位科学家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的花朵。”该校科学副校长李国强在和平区万全道小学科普讲座结束之际鼓励孩子们。
“原来,每一个代码的背后都是对国家安全的守护。”天津市第二十中学的学生们系统学习了科学副校长徐君海专门编写的大学先修教材后纷纷感慨,“这不仅是一项技术挑战,更是一份责任,一种使命。”
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科学教育学习,将“科技报国”的种子播撒向莘莘学子的心田,虽然只是每周一次课,科学副校长们都格外认真地履行着职责。
体系规划需未雨绸缪
“希望通过系统化模块化的课程设计,让科学家进入到基础科学教育中来,因材施教、因人施策,启发、满足学生们在科技领域的求知欲。”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副局长刘洋说。
正如刘洋所言,在与相关学校取得一致意见后,科学副校长团队在教学中努力构建系统完整的科学课程体系——一方面,基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团队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学习模块,研发了3本包含不同领域科技内容的校本教材;另一方面,将独立模块的特色教材集成为一个整体的课程体系,开设了包括电光学、人工智能、趣味物理、脑机接口、智能智算等多门大学先修科学课程,满足了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
“呵护学生求知欲,不仅靠科学副校长的热情,还要有制度作保障。”和平区昆明路小学的科学副校长宫晓利教授表示,“科学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进一步完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凝聚全社会力量,科学教育事业才能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与此同时,九三学社天津市委会制定出台《关于委派九三学社专家担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专项工作的管理办法》,确保科学副校长职责落地,顺利履职。科学副校长也逐步从“纸上文”成为“校中人”,通过编制特色教材、开设先修课程、完善管理制度,相关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工作逐步迈入系统化规范化轨道。
开阔视野需资源流动
“希望科学副校长们能够帮助对接和引入更多优质高校科学教育资源,惠及更多中小学生。”汇文中学校长璩巍呼吁。
在第二耀华中学科学副校长施亚辉看来,科教不分家,一段科普视频、一个结构模型,都能开启孩子的科学探索之门,由兴趣产生的科研内驱力,比任何外界干预都更好。
截至目前,九三学社天津市委会积极推动天津高等院校各类国家级实验室、实验基地面向更多中小学有序开放。各位科学副校长也积极探索“高校﹢实验室﹢中小学”的科学活动模式,通过场景式、体验式、交互式的科学实践活动,累计举办30余场主题实验、研学参观、科普讲座等系列活动,带动更多的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实验室,体会科学研究“提出假设、开展验证”的过程,了解科学、拥抱科学、爱上科学。
“科学副校长立足本职、发挥优势、热心公益、勇挑重担,为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积极开展系列科技服务活动。”天津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天津市委会主委张凤宝表示,启动“科学副校长”专项工作,促进大中小学教育资源的高效整合,弥补了基础教育阶段科教资源的不足,实现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公共教育资源的普惠性也得以充分发挥。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