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民政协报·福建省政协融媒体中心>委员建言
福建省政协委员建言高质量就业
筑牢“万家灯火”的幸福根基本报讯(记者 王惠兵)就业问题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经济大局。在福建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委员们围绕“育龄女性就业”“新就业形态”等热点民生话题,建真言、献实策。
省政协委员倪添灵表示,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鼓励开发科研助理岗位,但目前科研助理仍属于新兴职业,存在专业培训不足、职业稳定性差、缺乏职业认同感等问题。他建议,梳理类似科技咨询师等与科研助理工作内容高度吻合的职业技能认定,在全国率先试行科研助理岗位人员持科技咨询师等国家职业技能证书上岗试点,完善培训认证体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对科研助理“扶上马送一程”。
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迅猛发展,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不断涌现,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民进福建省委会在调研中发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仍面临职业安全保障不足、劳动关系认定难、依法维权难度大等问题。为此建议,规范平台用工关系,加强部门协同监管,持续探索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多方共担的职业伤害保障机制。同时,建立健全新就业形态领域集体协商制度,加大实体化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联合调解中心建设推进力度。依托各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调解中心或调解组织,在现有基础上增设新就业形态群体一站式联合调解功能,托起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稳稳的幸福。
围绕保障育龄妇女就业创业合法权益,不少省政协委员呼吁,推行“宝妈岗”就业模式,引导企业为女性劳动者提供工作时间可弹性安排、工作方式灵活、工作环境友好的“宝妈岗”。依托零工平台等开设“宝妈岗”招聘专区,用人单位发布相关招聘岗位时予以专门标识。鼓励“宝妈岗”企业为女性返岗提供技能培训,并享受相应的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构建生育友好就业环境。
编辑: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