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委员好声音
北京市政协委员杨利慧:加强非遗传承发展,助推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人民政协网北京1月21日电(记者 谢阿愁 康亮 马嘉悦 易欣 王星星 赖仁杰 贾冬)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期间,北京市政协委员杨利慧表示,在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过程中,打好非遗这张牌十分重要。
在杨利慧看来,北京的非遗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的保护工作也取得了骄人成绩,但是目前北京非遗的保护工作还存在整体统筹和协作不足,非遗在人们生活中可见度不高,在旅游线路的打造里融入的程度相对不足,北京的民间文艺和非遗产品均质化现象较突出,转化发展不够等问题。
“我曾经提出过创建非遗周的建议,希望搭建长效机制,促进北京与国内外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展示北京丰富多彩的非物质遗产,进而推动国相交、民相亲、心相通。”为此,杨利慧建议强化整体统筹和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北京国际非遗周”的作用。她表示,希望非遗周积极借鉴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美国著名的史密森民间生活节的成功经验,立足首都历史文化特色,使非遗周成为有力展示北京形象、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新名片。
杨利慧表示,在非遗旅游线路的开发方面,国际上已有德国世界网红打卡线路“童话之路”、美国华盛顿州CD旅游线路等诸多成功范例。基于此,她建议北京可借鉴相关国际经验,创设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提高非遗的可见度。“旅游路线的设定应该将首都的传说、故事、曲艺、风俗与周边景点结合起来,将各种门类的非遗资源都利用起来、串联成线,使非遗的活态展示有机融入当代公共文化空间。”
此外,杨利慧还建议要深挖首都特色,加强创意转化。政府、专家、企业、市民应多方联动,强化非遗资源的创意设计与开发,使具有鲜明北京特色及其深厚文化底蕴的非遗作品走入寻常百姓家,从而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