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为首都高质量发展 贡献政协力量>委员好声音
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助力文旅、体育产业发展
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期间,来自社会各界的政协委员积极履职,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建诤言、献良策。
张大玉、姚光业、陈陆军委员:加强北京长城文化带沿线地区文旅融合发展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长城沿线既拥有大量城墙、城堡以及传统村落等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依托上述堡寨、村落等也形成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营造技艺、民俗、戏曲等。将上述文化遗产与旅游等产业有机融合,是实现沿线乡村地区全面振兴的关键。北京长城文化带一线有村庄约700余个,百年以上的村落数百个。如大量的城堡作为长城文化最具烟火气的活态样本,多数是明代用来屯兵驻军的堡寨关堡逐渐发展而成,其历史底蕴极为深厚,拥有丰富的长城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以及非遗、民俗等其他资源,是传承弘扬长城文化最为核心的区域,也极具文旅发展潜力。针对长城沿线村落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专业人才匮乏、村落历史风貌延续受到威胁、村落文化和生活品质不高等问题,北京市政协委员张大玉、姚光业、陈陆军建议,加强长城沿线传统村落历史价值研究与阐释。夯实理论研究基础,摸清资源家底和价值特色,采取一村一策的方式,为沿线传统村落长远的保护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并做好价值阐释工作。加强沿线传统村落历史风貌引导与管控。持续深化“一村一策”,推动制定传统村落整体空间保护发展方案,明确各类村落管控保护要求,指导村落分类建设,避免出现保护性破坏。做好“资源+旅游”文章,打造特色精品文旅线路。一是利用大量堡寨关堡等村落资源,打造集考察、研学等于一体的游览线路;二是选择典型堡寨村落,挖掘长城沿线非遗资源,打造非遗体验场景。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及旅游开发的人才培养。定期组织对基层村干部与文保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考核培训效果;推动北京相关高校与长城沿线各区建立帮扶合作机制,提供专业咨询和辅导。构建完善的资金投入机制以及村民奖励机制。统筹协调各部门间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资金投入机制,打破行政壁垒、优化资金投入时序,持续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加大配套建设,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服务水平。
阚凌云委员:助力民营演艺机构持续健康发展
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期间,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央华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阚凌云带来关于助力北京民营演艺机构持续健康发展的提案。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演艺之都”,北京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民营文艺机构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近年来,北京市在支持民营文艺机构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在快速变化的文化市场环境中,仍需进一步加强支持力度。” 阚凌云表示,相较于国有文艺院团,民营机构规模实力小、品牌影响力较弱、抗风险能力欠缺,需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以推动其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她建议优化现有职称评定体系,允许并鼓励民营机构从业者参与编剧、导演的职称评定,通过建立广泛的人才机制,为民营机构人才提供更为明确和具体的职业发展路径。“建议定期举办‘北京民营演艺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民营演艺机构、艺术家、学者等共同探讨民营演艺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她认为可设立海外巡演专项资助,鼓励和支持民营文艺机构走出国门,参加国际艺术节、戏剧节等活动,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提升北京“演艺之都”的国际知名度。提升民营文艺机构排练条件、改善创排环境也是她关注的方面。“建议支持新建民营演艺中心和剧院(场)等排练演出场所,并纳入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利用闲置空间、老旧厂房等设立剧目排练中心和剧院运营服务平台,为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排练演出提供便捷服务。”她说,应鼓励探索国有剧院(场)多元主体合作运行管理模式,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前提下,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文艺机构参与运营管理、提供专业化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京郊地区改建或新建舞台、戏台,为民营机构下乡演出提供便利;鼓励文化馆、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通过资源共享、项目合作等方式,积极为民营文艺机构提供排练和演出场地。民营文艺机构党建工作也至关重要。阚凌云认为,应着力提升民营文艺机构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质量,推动其成立党组织,或按地域、行业、规模等实际情况成立联合党支部。推动国有、民营文艺团体党组织开展共建,加强与民营文艺机构从业人员的联系。推动有条件的院团建立工会组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强化内部监督,增强民营文艺机构凝聚力。
柳千训委员:培育龙头体育企业,促进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双奥之城,北京拥有大量的体育场馆。如何改变目前场馆单兵作战的局面,由龙头企业统筹抓总,实现聚合发展,是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南方有很多省市在龙头企业抓产业发展方面做得很好,比如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体育赛事、体育场馆、体育科技与服务为主营业务,拥有十余项国内外重大赛事,建设经营上海多个地标性大型体育场馆,是上海重大体育赛事的运营主体、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执行主体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承载主体。北京应该建立培育类似龙头体育企业,统筹场馆和冰雪运动发展。2024年1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延庆、河北崇礼、黑龙江亚布力、吉林长白山、新疆阿勒泰和伊犁等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经济集聚区”。北京市应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创建综合性的体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北京场馆资源多样的优势,利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国家速滑馆等冬奥场馆,培育自主品牌国际冰雪赛事,以高端赛事引领高端度假,以高端度假引领高端消费,搭建高水平国际冰雪交流合作平台。为此,北京市政协委员柳千训建议,借鉴南方体育龙头企业成功发展经验,市国资委统筹市属相关企业成立专业公司,创建一个体育资源综合体,全面统筹全市奥运场馆运营、体育竞赛表演、体育文化传播等各项业务,充分发挥企业招商引资优势,为体育产业发展凝聚更多资源、创造更大效益,争取打造成国内一流的体育产业龙头企业,成为首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乃至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