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5新春走基层>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水峪嘴村的活力回来了
“大棚和整个体验园在汛情时都被冲毁了。2024年5月体验园重新开张,8月份大棚恢复起来;过了这个春节,3月鱼儿就出塘了,村集体又能有一笔进账!”春节前夕,记者走进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古道人民公社农耕文化体验园鱼菜共生大棚里暖意融融、生机勃勃,鱼儿悠闲摆尾,间或激起圈圈涟漪,村两委干事付宏春高兴地告诉记者。
街头巷尾村民的脸上同样挂着笑容。经历了一年多的灾后重建发展,这个位于京郊山区里的小村子,活力又渐渐回来了。“现在村里变化特别大,比原来漂亮多了!”村两委干事李盟介绍说。
水峪嘴村,紧邻永定河,背靠九龙山,村内京西古道风景区也颇有名气,每年吸引不少游客和骑行爱好者前往打卡。
2023年7月底,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引发严重洪涝和地质灾害。水峪嘴村受到严重冲击,通讯、水电气全部中断,村内道路损毁,景区经济损失超千万元。2023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门头沟区考察时,来到水峪嘴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检查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总书记当时来到我家,详细询问房屋受损、修缮支出、取暖等情况,让我感到特别温暖。在最后离开村子时,总书记还鼓励我们,‘希望乡亲们坚定信心,努力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现在我们真的实现了。”李盟告诉记者,在当地政府及社会各方支持下,灾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妙峰山镇清淤总量达36万立方米。到2023年底,镇上4000多套受损房屋完成清理和修缮,其中包括水峪嘴村里的100多套。
李盟说,修缮过程中村中心广场还新建了绿荫长廊,大家到广场下棋、乘凉休息都很方便,路边也新建了一个停车场。“村里现在‘四线入地’,新栽了不少树木,绿化带护栏更新了大理石材料,朋友们每次进村都说越来越美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水峪嘴村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把恢复重建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这也成为门头沟区政协副主席、区科协主席顾慈阳建言思考的方向。
顾慈阳表示,九龙山北麓永定河蜿蜒曲折,东麓是大河山峡段出口,自古以来是冲积出北京小平原的最重要节点,其山水治理成效无不影响首都安稳。他建议,推动九龙山区域纳入“两园一河”和京西地区转型发展市级层面政策框架,创新建立“九龙文创经济开发区”,承接京西文创产业落地。同时将九龙山区域作为首都文化品牌的重要承载地和山区旅游“排头兵”,可建设市民山地公园,发展骑行、攀岩、登高等山地运动。
“加强九龙山南北麓之间隧道联通,为村民开辟更多的应急救援通道、经济发展通道,推动浅山区经济联动。”顾慈阳补充说,大河安澜、百姓安居,“首都山区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触手可及。”
怀着干劲、信心满满,付宏春表示,农耕文化体验园自重新开张以来,旺季接待了约600名游客。“我们发现旺季滑草项目很受小朋友欢迎,之后打算推出农作物认领项目,进一步联合研学活动,很有发展空间!”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