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5年地方政协全会扫描>政在协商
委员多参与 矛盾早化
——苏州相城区政协全会重点提案背后的故事
在日前举行的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关于强化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成效的建议》提案,被确定为重点提案。
提案背后是近年来相城区系统推进综治中心(矛调中心)建设的经验和思考。相城区整合专职调解员、金牌调解员工作室、社会化调解组织等多方力量长期驻点,融合诉讼服务、非诉讼服务、综治、劳动仲裁等多个平台机构功能,不断深化社会矛盾纠纷综合预防化解机制。2024年,全区各级矛调中心(站)累计受理处置矛盾纠纷6万多件,办结率超97%,城市管理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成绩背后仍有隐忧,从区人民法院2024年全院收案情况来看,共受理近2.5万件,同比增长了22%左右,各类纠纷上升势头依然明显,这也是我们提出这件提案的初衷。”相城区政协常委缪芙蓉介绍。
在相城区政协委员、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王秀梅看来,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2024年,在相城区政协的支持下,王秀梅和多位委员将基层治理调研常态化融入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中,建立了委员坐班轮值服务机制。政协委员与群众面对面协商解决矛盾纠纷,得到广泛好评。
除此之外,相城区政协还出台了《政协委员参与涉法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推动委员履职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来自11个界别的40名政协委员参与其中,每人月均参与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次,成功率达90%以上,将大多数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阶段。在这项机制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政协委员来到群众中间调解纠纷,用行动赢得人心。
“政协委员团结面宽、社会覆盖面广、权威专业性强的独特优势,使得矛盾纠纷调解更有效率、更具活力。”王秀梅总结道。
正如缪芙蓉所说,“在‘共治’的基础上凝聚更多合力,才能更好服务基层社会‘善治’之路。”
“该提案紧扣民生领域,提出的建议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相城区政协提案委副主任王德林表示,期待通过这件提案的落地,有效整合优质调解资源,助力将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消弭于萌芽,激发基层社会共建共治的新活力。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