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2025年地方政协全会扫描>委员会客厅

从“硬联通”“软联通”进一步迈向“心联通”

——政协委员谈为推动香港更好发展贡献政协力量

2025年01月24日 21:37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为香港、澳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是新时代赋予香港、澳门的神圣使命,更是香港、澳门的重要机遇。

如何发挥“一国两制”优势,为推动香港更好发展贡献政协力量?近日,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委员会客厅》栏目,邀请了部分政协委员共同探讨。

为香港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

香港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如何与内地的发展战略相衔接?在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嘉祥交通(亚洲)集团董事局主席姚志胜看来,要从3个“新”入手:一是香港作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与专业服务中心,要发挥在高端、高增值服务产业中的优势,助力国家发展“新服务”,包括大力发展混合融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加快构建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等。二是“十四五”规划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为重点,香港应全力配合,着力打造“新制造”,重点发展医疗健康与生物科技产业、先进电子部件制造业,作为国家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三是香港要培育“新业态”,形成与全球潮流连在一起、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进一步发展电商和网络服务产业、完善数字基建以满足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等,持续为香港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

微信图片_20250124193736

       “接下来,可以围绕深化京港战略协同,进一步聚焦高科技攻坚和产业协作,共建京港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京港在数智制造、绿色低碳产业等新兴领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助力京港高科技企业‘拼船出海’。”北京市政协常委、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联盟会长李然还表示,首都北京拥有深厚的古都人文积淀与时代文化资源,香港拥有中西合璧的优秀文化资源,通过整合京港人文资源与优势,可以增进香港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发挥内联外通优势,“东方之珠”活力无限

“作为港区北京市政协委员,《决定》释放的明确信号更加坚定了我们发挥香港 ‘内联外通’效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决心。”李然表示,要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影响力,加强政策的宣介和引导,让香港民众充分了解国家发展的崭新机遇和香港的使命担当,增强了香港民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凝聚力和坚定信心。

“香港要继续发挥好‘超级联络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卢国懿表示,香港不仅要作为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桥梁,促进内外联通,还要在连接过程中创造更多价值。为此,香港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深化与内地的合作机制,确保信息的畅通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同时,应加强香港与内地,特别是与京港两地高校青年的交流和合作。”卢国懿表示通过搭建合作平台、提供引导和支持,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的流动和共享,实现互利共赢。此外,科技创新是重要驱动力。要加强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和支持,利用香港的国际视野和资源优势,吸引更多国际人才和技术落户香港。

“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

如何持续加强香港和内地的交流融合,在做好“硬联通”“软联通”的同时,进一步迈向“心联通”?姚志胜表示,在“硬联通”方面,要逐步增加深港陆路口岸全面24小时通关,同时实施“一地两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新型通关模式,大幅缩减通关时间和程序,促进人流物流更好流动。

在“心联通”方面,要运用不同的社团平台,在不同方面、以不同形式的两地交流活动,鼓励两地人民更多联系协作,在两地社团活动中更好地体现同胞之情。

“香港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香港将依托内地巨大的市场作为后盾,进一步发挥好‘桥头堡’的作用。”卢国懿表示,随着香港与内地城市之间的交流不断加深,特别是青年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将为香港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导播:宋宝刚 康亮 周通 

主持:易欣 

记者:刘乙潼 

摄像:汪凯 杜晓航 赖仁杰 

编导:王星星 易欣 

后期:信鑫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