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5年地方政协全会扫描>政在协商
让三湘四水成为令人向往的心灵之约
——湖南省委书记与委员共商文化融合发展
2025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要把握文化融合发展的大趋势,让文化在融合发展中焕发出更为强大的感染力。”近日,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参加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民进、九三学社、文艺、特邀界联组讨论,“文化”成为委员们现场多次提及的高频词。
《新刘海砍樵》《一念·辛追梦》……2024年,湖南戏剧艺术与旅游紧密结合,全省新创大戏20余台、小戏100余台,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文旅体验。作为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一级演员,叶红委员建议,加快跨界融合,推动戏曲与农、文、体、旅、科等产业融合,深入挖掘并生动演绎湖南文化故事。借助VR、AR、AI等前沿技术,开发沉浸式、互动式文旅融合发展大剧,让游客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织中深度感受湖南文旅魅力,让戏剧之美成为湖南文旅的新名片。
被誉为“千年瓷城”的湖南醴陵,孕育了丰富的陶瓷文化。刘冉委员建议,尽快制定醴陵陶瓷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规划。依托醴陵瓷谷陶瓷特色小镇,创建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制定醴陵市陶瓷传统技艺传承创新规划,并按照传承技艺保护名录、工艺流程、操作方法、传承人等编撰一套醴陵陶瓷传统技艺“瓷典”。
“张家界市的智慧旅游平台从2022年7月开始构建,在省内已呈现出显著的先发优势。”卓亚委员从数字科技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提出,尽快出台湖南省数字科技旅游发展规划,制定技术标准白皮书。开展“数字科技﹢文旅企业”的级别认定和梯度培育,打造一批具有湖湘特色的数字科技文旅品牌。
如何推动湖南省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成林委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要通过文化﹢科技,加强文物的活化利用工作。加快建设文博复合型人才队伍,着力打造文博湘军,让文博事业真正能连古通今、对话未来。”
近年来,各种便利港澳青年在内地就学、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搭建舞台、提供机遇。港区湖南省政协委员庄伟茵在会上分享了这样的场景:“一个9岁的小学生对我讲,湖南的茶颜悦色真好喝,湖南的景色真美丽,湖南的革命先辈真伟大,长大了我也要当湖南的政协委员。”这让庄伟茵更深切感受到,港澳委员就是要发挥“双重积极作用”,以自己的爱国之情,影响青少年的爱国之心。
多位委员还围绕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健康湖南建设、加强美丽河湖保护等议题建言献策。
沈晓明认真听取大家发言,要求相关部门研究吸纳委员意见建议。沈晓明希望全省广大政协委员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宣传好、解读好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既“眼观六路”又“耳听八方”,深入调查研究,开展民主监督,积极建言献策,为湖南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贡献更大力量。用好委员工作室、政协云等平台载体,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及时反映群众困难和心声,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帮助党委、政府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湖南省委将一如既往支持人民政协工作,为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更多支持。
省政协主席毛万春表示,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紧紧围绕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部署安排,立足政协性质定位,发挥独特优势,持续提升“1453”履职实践,筑牢思想基础,广泛凝心聚力,积极建言资政,深入服务群众,在全省大局中彰显更大担当。(本报记者 刘洋)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