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2025年地方政协全会扫描>政在协商

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陕西省委书记与委员共议文化强省建设

2025年01月25日 08:20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有深度、针对性强,体现了对陕西文化繁荣发展的深入思考和关心支持。”日前,陕西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一专题(联组)讨论会现场,省委书记赵一德与来自中共、民盟、民进、文化艺术、社会科学、新闻出版、特邀界的政协委员们一起,围绕“融合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主题亲切互动、深入交流,共话在文物保护中传承文明、在文明传承中繁荣文化。

“河南省在河南大学成立‘宋文化研究中心’,省政府以5年为期,每年投入350万元,力图打造海内外宋文化研究的坚强阵地。我省要学习借鉴这一措施,在陕西师范大学设立‘唐文明重点研究基地’,在相关高校或研究机构设立‘汉文明重点研究基地’。”省政协委员、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唐史学会会长拜根兴率先发言,呼吁推进新时代陕西汉唐文明整体研究再出发。

2024年年底,甘肃秦腔演员安万带领剧团在西安演出,呈现出台上百人演、台下万人齐声和的景象,在网上引发关注。“事实表明,秦腔从来不缺热心的观众。”省政协委员、西安三意社有限公司总经理侯红琴建议,接下来要合理布局惠民演出地点,既要走乡串镇,也要走进城市中心,多唱群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唱段,让台上台下互动起来、广大戏迷参与进来。

“根据42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数据,目前陕西拥有注册网络作家10万余人,签约作家约3300人,每年创作文学作品上千部。而江、浙两省的签约作家数量是我省的5倍,年创作量均超过1万部,差距明显。”省政协委员、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席申大鹏提出,要加强网络文学市场培育,设立陕西网络文学创作专项扶持基金,鼓励原创,奖励优秀作品。

“小青马个头不高,人骑在上面的时候刚好双脚能点地……”省政协委员、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刘妮用“革命功勋马”小青马的故事现场诠释了“红色故事”的魅力。她建议,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高标准建设延安革命文物典藏馆,实现以展代藏、以物证史。

“作为‘三线建设’的重要地区,陕西遗留了大量的‘三线建设’工业遗址。”省政协委员、西安市新城区副区长李枫艳表示,要加快“三线建设”旧址调查,准确掌握旧址数量和规模;开展陕西“三线建设”的档案和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编制专项规划,创新开发模式,推动“三线建设”旧址和旅游融合发展。

“西安的碑林,宝鸡的石鼓文、九成宫碑,汉中的‘石门十三品’都是所有书法爱好者日常临习的范本,然而大家可能并不知道大量著名碑帖的实体在陕西。”省政协常委、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红春建议,充分挖掘陕西丰富的书法文物资源,推进书法旅游发展。

“非遗”传承发展、打造“西部影视”精品、陕北民歌保护、文化与科技融合……17位委员和列席人员的发言几乎囊括了与文化相关的方方面面。

“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吸纳,将委员们的意见建议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有效举措和实际成效。”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赵一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文化建设寄予厚望,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为陕西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根本遵循。要牢记嘱托,坚持“两个结合”,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一体推进文物保护、文化繁荣和文明传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做到以文铸魂、以文传脉、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立标。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更多陕西力量。(本报记者 路强)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