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理响中国·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大连

大连蛇岛:申遗成功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2025年01月27日 08:37 | 作者:本报融媒体记者 马嘉悦 位林惠 袁世鼎 满达呼 刘冠雄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碧波荡漾蛇岛旁,候鸟翩跹老铁山。”这幅大自然精心勾勒的生态画卷,赋予了辽宁大连旅顺口区无尽的魅力与生机。

在大连这座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隐藏着一座充满生机却又令人望而生畏的孤岛——蛇岛。这座面积仅为0.73平方公里的小岛,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既冬眠又夏眠的蛇岛蝮的唯一栖息地,是沿东北亚大陆迁徙候鸟的必经之地,也是猛禽迁徙途中不可或缺的中转站。

2024年7月26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候鸟栖息地成功扩展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第一项世界自然遗产。

“大连用4年时间,完成了一般申遗项目约需8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大连市旅顺口区政协主席姜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全市上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不懈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奋斗结果。

蛇岛成功申遗离不开其独特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周边湿地的保护与滋养,更离不开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三级政协的共同助力。

“早在十几年前,大连市政协就组织调研组登岛‘探秘’。2023年7月,辽宁省政协人资环委与大连市政协人资环委组成联合调研组,前往蛇岛实地察看岛上基础设施建设和蛇岛蝮夏眠状态,详细了解蛇岛—老铁山候鸟栖息地申遗工作推进情况。调研组认为,要科学规划和建设保护区,切实管理好保护区,为申遗工作奠定基础。”大连市自然资源局森林资源保护处郝志表示,“蛇岛是中国唯一的,蛇岛蝮是世界唯一的,付出多少都值得!”

“在申遗过程中,政协委员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并利用各种机会宣传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对生态保护和申遗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姜利表示,申遗进入冲刺阶段时,区政协更是组织20多位委员乘船登岛,围绕自然保护区管理情况等开展协商式监督,以深度协商之为增服务发展之效。在听取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物种分布、保护成效等情况介绍后,委员们就如何加强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研监测水平、加强公众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委员们还积极监督湿地保护工作的落实情况,确保各项保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林希震介绍,每年秋季,成千上万只来自西伯利亚、蒙古国草原和我国东北等地的候鸟飞山越岭,在此觅食休息。蛇岛蝮以迁徙经过的小型雀形目鸟类为食,蛇与鸟构建起蛇岛一种非常特殊的岛屿生态系统。蛇岛蝮“一年只吃两餐,择一岛,终一生”的“生存密码”,至今仍未被全部解开。

然而,此前由于这座小岛地处偏远,自然环境恶劣,蛇岛蝮面临濒危,生态和湿地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守护蛇岛这一生态财富,大连市政协积极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动湿地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2024年5月21日,在市政协的积极推动下,《大连市湿地保护条例(草案)》正式出台,为蛇岛及其周边湿地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旅顺口区政协常委、委员工作委员会主任张旭表示,近年来,旅顺口区政协紧紧围绕市委“六个建设”目标任务,始终把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履职重点,连续三年将生态环境类议题列入年度协商计划。今年,区政协更是加大了生态环境类议题在协商计划中的比例,将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情况、海洋滩涂治理等3项议题列入协商计划。“区政协通过视察、调研、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多种履职形式,积极助力湿地保护工作。通过讲好围绕保护区开展协商式监督的故事、‘鸟叔’的故事、‘守岛人’的故事等,为守护好绿色家园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申遗成功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后申遗时代”,蛇岛的保护和管理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记者了解到,近期,旅顺口区委已经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蛇岛—老铁山候鸟栖息地这一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力求书写好“后半篇”文章。

如今,旅顺的“生态家底”成为世界的“关注焦点”。姜利表示,区政协将按照区委的部署要求,继续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通过协商、视察、调研等多种履职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和政协故事,提升公众对自然遗产价值的认识与尊重,推动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遗产保护。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