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5年地方政协全会扫描>政在协商
共话合作 共叙乡情 共促发展
——江西省委书记、省长与港澳委员和海外侨胞代表座谈
近日,江西省委书记尹弘、省长叶建春在南昌会见出席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港澳委员和列席会议的特邀海外侨胞及澳门、台湾人士代表,希望大家携手并进、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委员和代表们结合亲身经历和感受为江西发展成就点赞喝彩,表示将继续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厚植家国情怀,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
共话合作 多建睿智之言
“我自己完全融入江西,与江西有着深厚的感情。”自称“进口老表”的谢林翰常委,被江西农业农村的特色优势所吸引,10年前从香港来到江西,在万载县投资建设国家现代(有机)农业示范区。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如何全方位扩大内需?“就是想方设法把江西的产品卖出去,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在谢林翰看来,关键是以数字赋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谢林翰以花炮产业为例。“中国四大花炮之乡江西有其二。目前,花炮产业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与扩大内需息息相关。”谢林翰建议,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江西特色的数字烟花文旅IP,加快推动从传统产业向文旅“新宠”转变。鼓励支持打造国际烟花交易中心,助推江西文化品牌国际化。
谈及拓展海外市场,同样在10年前就来江西投资兴业的九江市台商协会会长蔡正富建议,积极规划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物流枢纽与配送中心,切实有效降低江西商品畅销海外的物流成本。
共叙乡情 多添兴业之力
李文恩委员所在的江西理文化工,顺应江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势,带头推进智改数转,计划在赣追加15亿元投资,吨碱能耗步入世界先进行列;陈成炉委员的越兴铜业立足江西资源优势,抢抓铜产业发展风口,在铜深加工行业实现了全国领先……
去年11月,省政协委员、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文宣委员会副主任熊力颋参加了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走进江西”视察活动,“江西产业发展既有‘新’的培育,也有‘旧’的改造,产业发展后劲很足,未来可期。”
作为南昌大学香港校友会会长,熊力颋提供了一组数据:目前在香港的南大校友有100多人,在南大就读的香港籍学生近400人。“人才通,则人缘通、产业通、商务通”,在他看来,通过赣港联动开展教育培养,开启联合培训新模式,是解决江西人才短缺的重要路径,必将碰撞出更多创新火花,催生出无限商机。
共促发展 多做聚力之功
谈到“打造跨地区人才培养平台,促进科技人才跨地区流动”,省政协常委、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说,“作为澳科大副校长,又是江西省政协委员,推动澳门与江西科技合作既是责任,更是义务。”
关于加强赣澳合作,庞川建议,依托澳门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葡传统医药学联合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可提升江西中医药发展水平,切实把创新“变量”转化为产业“增量”。
同时,澳门在融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中,已成立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与江西从航空大省迈向航空强省,在低空经济等新兴行业崛起的现实需求上,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庞川建议,赣澳可共同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培育壮大城市空中通勤、无人机物流配送等新兴业态,打造跨区域低空旅游等优势产业。
委员和代表们纷纷表示,将发挥各自所长,结合江西所需,吸引更多人才服务江西、更多项目落地江西、更多客商兴业江西。
(本报记者 王磊 杨智嘉)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