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5年地方政协全会扫描>实时新闻
重庆市政协全会专题记者会聚焦乡村振兴
共绘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图景本报讯(记者 黄典)2024年,重庆“三农”领域大事多喜事多。粮食产量创近16年新高;召开巴渝名优“土特产”培育大会,突出打造巫山脆李、涪陵榨菜、奉节脐橙等“爆品”;抢抓互联网红利,推动“土特产”触网出圈,培育“乡土网红”301个……
重庆如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近日,重庆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举行专题记者会。多位嘉宾围绕该主题建言献策,共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我从事蚕学研究及蚕桑生物产业近40年,获授权专利70余项。近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更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生产,并带领团队进行产业转化。”市政协委员、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夏庆友用一个养蚕工厂诞生的故事,来说明生物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如何实现三峡柑橘产业多元化、可持续发展?市政协委员、奉节县政协主席吴康轩提出,以数字技术赋能柑橘产业创新发展,持续讲好“诗与橙”的故事,培育“脐橙﹢文游”新业态,推动文化与脐橙产业的深度融合,擦亮“三峡之巅·诗橙奉节”的城市名片。
“要持续推进城乡综合交通网络提质升级,以交通先行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委员、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周建庭建议,提升山区交通设施、重点枢纽能级,增强城乡交通网络完备性与韧性;强化重点产业通道物流靶向支持,提升物流通道智能化水平,强化与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产业协同,提升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深化低空飞行与智慧农业跨界融合,推动传统农业向智能化、现代化迈进。
如何将“小榨菜”做成富百姓、兴乡村的大产业?市政协委员、涪陵区水利局局长刘彩表示,将继续走好“科创﹢”“绿色﹢”发展路子,推动榨菜产业向品种多样化、种植机械化、加工智能化、产品多元化、品牌国际化发展。
数字技术如何成为乡村治理排忧解难的新钥匙?市政协委员、乡村振兴(重庆)数字产业研究院董事长吴在学表示,央企、国企要发挥在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变革引领、高端人才汇集方面的独特优势,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让乡村振兴有“智”又有“质”。
“‘万企兴万村’,黄花园公司是践行者,也是受益者。”市政协委员、重庆黄花园酿造调味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鄂峤呼吁,各地要把“乡村所需”与“企业所能”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充分发挥经营主体的作用,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全面激活帮扶村的发展潜力。
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副书记陈勇在记者会上回应委员关切,表示将持续用好巴山渝水的宝贵自然条件,充分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坚持发展特色名优农副产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