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5年地方政协全会扫描>实时新闻
河北省政协全会关注科技、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减少“堵点” 解开“困局”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实现零的突破、首家省实验室挂牌成立、钢铁环保绩效A级企业保持全国第一、综合算力指数跃居全国首位……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亮眼”成绩,让参加河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委员们倍感振奋,更引发科技界委员关注。还有哪些“堵点”需要疏通、什么“困局”亟须解开?科技界委员为促进全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积极建言。
科研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省政协委员、石家庄铁道大学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刘庆宽说,高校科研平台的成员大多分布在不同教研室或不同学院,不利于任务统筹、人员管理、项目完成。他建议,加强科研平台的组织建设,落实科研平台在科技研发中的主体作用,提升科研平台的凝聚力、战斗力。
省政协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微波毫米波应用电路中心研究室主任徐达建议,探索建立以应用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为导向的研究联合体,把高校研究团队和学术资源组织起来,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展研究合作,提高产学研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是加速成果转化的重要引擎。省政协委员、河北科技大学科研院产学研办公室主任师伟力建议,建立一套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制度,消除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不能转、不敢转、不愿转的疑虑。
省政协委员、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处长张洁说,要将服务企业科技创新作为科技工作重点方向。她建议,按照省里确定的八大重点产业梳理技术需求清单,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重点支持省内科技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牵头,联合省内外优势创新资源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打造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
抢抓产业机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离不开政策保障。省政协委员、国信优易数据有限公司CEO王亚松建议,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在加大财政支持科研经费的基础上,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研发,鼓励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主导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
省科技厅、教育厅、工信厅、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负责人积极回应委员关切。会议现场气氛活跃,交流近3个小时,大家意犹未尽,表示要持续关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让两者融合发展之路越来越顺畅。
(本报记者 高新国)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