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5网络中国节·春节>本网特别策划
“托厄哈扒”,好样的!
记者跟随桑南才(前)体验邮件投递过程
寒冬腊月,云南怒江大峡谷深处,山路陡峭,江水汹涌。
每年春节前夕,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政协委员、中国邮政集团云南省怒江州分公司泸水市称杆乡邮政所所长桑南才最忙碌的时候。
1月12日,天刚蒙蒙亮,记者跟随桑南才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快速浏览每个邮件地址,迅速规划全天派送顺序和路线,分拣货物,勾挑核对。每一个环节,他都干净利索,堪比流水线工人。
桑南才的邮包沉甸甸的,已经用得有些泛白,里边装满了各类信件、包裹,还有村民们网购的年货。
“在称杆乡邮政所,邮寄工作节假日‘不打烊’。春节快到了,邮件量比平时多了不少,咱得抓紧时间,让乡亲们能早点收到。”桑南才一边熟练地整理邮包,一边对记者说道。
桑南才指着墙上的投递示意图告诉记者,怒江州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州内生活着汉、傈僳、怒、普米、独龙、白等20多个民族,称杆乡邮政所负责周边13个行政村信件、快递、包裹的收发。
称杆乡位于怒江大峡谷腹地,海拔落差3000多米,人口居住非常分散。桑南才刚参加工作时,很多乡村都不通公路,需要爬坡过河,靠步行送邮件,出去一趟要五六天才能返回邮政所。“我想着能为乡亲们做点事儿,就咬着牙坚持了下来。”桑南才说。
这一坚持就是37年。常年的风吹日晒、奔波劳碌,让桑南才的脸庞显得黝黑,已经有了数道深深的褶子;粗糙的双手长满了茧子,右手中指在一次送邮件时遭遇泥石流,被石头砸断了一小截。
“说是乡邮政所所长,其实所里只有我一个人,是名副其实的‘一人一所’,直到前几年妻子的加入。”桑南才表示。
记者坐着桑南才驾驶的摩托车实地体验了一把投递的过程。尽管路面已经硬化,但不少路段依然比较狭窄。路两侧是巍峨的高山,脚下是奔腾的怒江,路上少有人经过,只有桑南才的山歌在山谷回响。
37年来,桑南才骑坏了5辆摩托车,磨破了160多个邮包,穿烂了560多双胶鞋,把青春和汗水留在了高山峡谷之间,架起了大山深处2.17万名群众与外界交往交流的桥梁,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傈僳山寨的“托厄哈扒”(傈僳语“送信人”)。
送邮件之余,和乡亲们聊聊新鲜事,介绍党的民族政策、国家惠农政策,已成为桑南才的习惯。作为政协委员,他还利用工作之机广泛听取民意,乡亲口中的“烦心事”“麻烦事”,桩桩件件成了他的“心头事”,被他写进了提案,带到了协商议政现场。
多年来,桑南才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24年9月,他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作为受表彰模范个人代表在表彰大会上发言。
“作为一名普通邮政工作者,太荣幸了,这是一辈子的荣耀!”桑南才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当被问及新年愿望,有些腼腆的桑南才笑着说:“我希望自己能一直健健康康的,这样就能多为乡亲们服务几年。”(本报融媒体记者 徐康辉)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