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资讯 法治时评 法治人物 法律速递 盈科说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页>法治>法治时评

孩子“压岁钱”怎么使用,既要依法也要依理

2025年02月06日 09:33  |  作者:胡建兵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2月2日,上海一名男孩因不满父亲对压岁钱的分配方案而与父亲发生了争执。据称,父亲决定将大部分压岁钱收归己有,只允许儿子保留10%。多次沟通无果后,父亲采取了强硬的态度,最终迫使男孩接受了这一安排。(2月3日,极目新闻)

春节期间,小孩子最高兴的事就是可以收到一笔“巨款”,那就是“压岁钱”,有的孩子甚至能收获数万元,几年下来就是数十万元。然而,不少父母都会对孩子说,“你还小,爸妈先给你存着”“等你长大再还你”等,让孩子把“压岁钱”交给父母处理。压岁钱到底是孩子自己管还是父母管一直存在争议。现实生活中,因父母擅自支配孩子的压岁钱被诉诸法庭的并不鲜见。

民法典规定,18周岁以上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下是无行为能力人。所以,8周岁是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的一个分界线。根据民法典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的民事法律行为。“压岁钱”就是纯获利行为,因而,压岁钱可以交给父母保管,但是只是保管,父母不能替孩子花。

如果让孩子自己管理“压岁钱”,万一乱花钱怎么办?民法典还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的行为也要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所以孩子能自由支配多少“压岁钱”也要根据年龄、家里的财务状况等情形具体对待,如果超出了范畴还是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说白了,法律不是让父母对孩子放任不管,反而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事实上,孩子还未成年,而且孩子的压岁钱也非劳动所得,父母支配或者打理这笔压岁钱,也合乎情理。但未成年的孩子要管好这笔巨款也确实存在一定风险,因为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都很难,何况这么一大笔钱。

孩子能收到压岁钱,亲朋名义上是送给孩子的,实际上还是看在孩子父母的面子。孩子收到了亲朋送的压岁钱,孩子父母也不得不礼尚往来,给别人家的孩子送“压岁钱”,所以,孩子的压岁钱实际上是父母的钱。从这一点上来讲,父母为孩子支配这笔压岁钱也是应该的。再说,未成年的孩子,吃喝都是父母的,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而且是有骨肉情的一家子人。如果家里有困难,父母用孩子这笔压岁钱来解决家庭的困难,或者用于孩子上学支出、治病等,都是应该的。

当然,父母代为孩子保管这笔钱,不等于可以任意地支配这笔钱,不到万不得已,尽可能地不要动用这笔钱。要从保护孩子的利益出发,尽量用在子女身上,用到孩子最需要的地方等。

编辑:钱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