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5年地方政协全会扫描>新闻动态
吉林省政协委员亮相“委员通道”
—— “通道”上传出振兴“好声音”
“委员通道”上,每一个提问都蕴含着对吉林未来的深切期待,每一次回答都饱含着对民生福祉的郑重承诺。
在近日召开的吉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全会上,庄秀丽、徐佳威、崔金华、赵大庆、王桂敏、吕爱辉6名省政协委员就科技创新、制造业发展、教育综合改革、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历史文化传承、肉牛产业发展等话题,结合各自工作领域和履职实际,接受媒体集体采访,回应热点关切。一问一答间,委员们畅谈履职心声,聚焦热点积极建言献策,传递吉林全面振兴好声音。
“吉林省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方面具备很多独特优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先后出台了多项科技、人才政策。”庄秀丽委员建议,进一步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融合。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能为企业提供前沿的科研成果和专业的人才支持;另一方面,企业能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实践平台。同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关键所在,企业直面市场,能敏锐捕捉到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方向。
“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吉林化纤四大板块协同发展,全年销量增长8.7%,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3%,持续保持了行业的领先地位。”徐佳威委员介绍,在未来的产业规划中,吉林化纤将围绕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聚焦企业主责主业。一方面,与吉林省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紧密联系,聚焦碳纤维原丝、碳丝、复材制品等核心技术开展基础性研究;另一方面,将与中国一汽、中车长客等企业沿着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开发性研究。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科学评价体系。聚焦课程的优化设置,构建立体的课程体系。聚焦教师的队伍建设,构建多维的培养体系。”崔金华委员说,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这就要求各学校要紧紧围绕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快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和“大中小幼”协同发展共同体,为学生的人生幸福奠基。
围绕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赵大庆委员提出,要支撑林下山参回归临床,让林下山参实现临床价值。重点解决制约园参在滋补保健领域的发展问题,充分做好人参具有“大补元气”“主补五脏”“轻身延年”功效的科普工作。利用吉林人参资源、人参研究成果与人参产品基础,吸引域内外大企业全产业链融入吉林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培育高质量人参品种,优化整合人参生态种植技术,完善人参生态种植的技术服务体系。
如何让社会各界进一步关注吉林“宝藏”,从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高质量发展?王桂敏委员建议,广泛普及吉林历史文化知识,让吉林人民树立起历史文化自信,让海内外人士更好地了解吉林的前世今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火’起来、传下去,必须融入时代元素,结合实际活化利用,释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必要对全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评估,筛选出传承价值高、市场前景广的非遗品牌,组织专业力量论证,拓展传承手段,策划培育消费市场。”
如何高质量发展延边黄牛产业?吕爱辉委员介绍,近年来,吉林省肉牛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全省发展规模已超过800万头,成为吉林省农业重要支柱产业。她建议,持续出台推动延边黄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支持带动广大养殖户,进一步壮大产业链,着力研发新产品、培育新动能、增添新收益;进一步提升价值链,做好有机和绿色食品认证,充分释放品牌效应;进一步延伸创新链,持续做好保种育种工作,大力推广“胚胎移植”技术,积极打好肉牛“芯片”战。
委员们话语铿锵,有的讲述自己在基层工作的亲身经历,有的分享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有的展望美好吉林的发展前景……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态度,讲述心愿和心声,传递温暖与希望,充分展现了委员们努力交出高质量履职答卷的坚定信念,生动展示了新时代吉林大地上砥砺前行的奋斗故事。
编辑:薛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