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民政协报·福建省政协融媒体中心>要闻
福建省政协全会开启“创新深聊会”
打造“福建制造”新优势本报讯(记者 王惠兵)如何谋定而动?如何从“一张蓝图”中领悟战略定力?如何让思想伟力更好地激发创新活力?日前,福建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科技界别小组讨论会上,省政协主席滕佳材与委员们面对面热忱交流、热烈互动,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协同创新等方面畅所欲言,开启了一场“创新深聊会”。
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截至目前,福建省已累计实施两万多项省级科技计划攻关项目,累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30多项。
校企共建“创新大脑”,科研成果“破茧成蝶。”郑昭委员建议,构建由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组织机制,建立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多元主体的合作创新平台;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增强对中试阶段的扶持,提高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特别是要培养专门人才和专业人才,为不擅长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减负。
“只有资金‘活水’,才能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冯淦委员认为,要将科研资金装到一个“袋子”里,由政府利用创新引导资金,推动资金一级一级向产业上游传递,花给谁、花在哪,方向明晰,充分保障产业链各环节企业都能获得合理利润,进而投入更多资金开展研发。
紧跟着发言的鲍红丽委员提出,要牵住引才聚才用才的“牛鼻子”,构建精准高效的人才引育机制,健全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的揭榜挂帅机制,创新实施区别于全职化用人的引才机制,构建不拘一格的人才使用格局,进而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在创新道路上闯出新路。
与此同时,在全国率先启动“电动福建”建设、发布近百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全省超千亿产业集群20个……当前,福建全省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打造“福建制造”新优势。
“县域重点产业链是福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雷敏委员看来,要加快构建起县域重点产业链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精准对接国内外市场,创造更多“从0到1”的新突破,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制造业发展制高点。
黄子河委员呼吁,加快开展“宽带海峡”建设专项行动,推动全省6G天地一体、卫星边远通信、水下通信等领域走在全国乃至全球前列。
滕佳材表示,科技界别委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唱响唱好中国经济光明论、福建经济光明论,持续围绕全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深入调研、精准建言;科技企业要积极融入全省创新创造大潮,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重点领域突破、重大技术攻关中勇挑重担,为推动科技强省、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聚势赋能。
编辑: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