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两岸>资讯
“非遗春节让年味更浓”
余纪萱(右二)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
长寿白菜、梅菜蛇鳗、舟山海鳗、金乌鱼子、炒年糕……台青余纪萱今年的年夜饭尤为丰盛。除夕夜,余纪萱在社交平台欣喜地“晒出”了一家人的全家福照片,还有那一桌和家人一起动手制作的两岸融合吉祥年菜。
“盛产于台湾的乌鱼子晒干之后可以长久保存,鱼子紧紧地粘在一起泛着金黄色,有吉祥的寓意。这是我专程从台湾带过来的,以前在台湾家里每年都会这样吃,这也是我第一次提前带过来,在年夜饭和公婆分享。”这是余纪萱第六年在大陆过春节,作为两岸婚姻家庭,余纪萱在浙江杭州实现了事业、爱情双丰收。
2018年,杭州市余杭区推出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余纪萱和丈夫双向奔赴一起回到浙江。她坦言,六年里她在工作、生活各方面都和大陆同胞一样享受同等待遇,如获评人才待遇,还享受到了硕士毕业生安家补贴;申领了居住证,和当地人一样有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的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这样的“五险二金”。两年前,余纪萱升级当了妈妈,在杭州生了宝宝,享受产假还领取到生育津贴,前年还办理了台胞专属的金融信贷“台融卡”。在她看来,在杭州生活期间,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任何“疑难杂症”都可以在余杭市民之家“港澳台侨服务一件事”窗口找到解决之法。这些惠台政策和同等待遇,除了让像她这样的台湾青年想过来看看之外,更帮助他们实现落得了脚、扎得下根、安得了心。
如今的余纪萱担任杭州余杭交通投资集团产投公司副总经理,主要从事酒店民宿和乡村振兴工作。在她眼中,浙江有大美乡村,生活在绿水青山,感受着金山银山。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大有可为。前年,她参加了杭州余庐景澜·南山宿集民宿集群项目,项目由10幢老旧民居改造,总共有49个房间。除房间内部融入良渚文化、宋韵文化等本地文化外,他们还和非遗传承人合作,向住客推出油纸伞、陶艺、玉雕、风筝等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把周围的良渚遗址公园、国家版本馆、径山寺等景区景点、文保单位串珠成链,推出各种特色旅游路线。除为项目本身创造收益外,也为周围乡村带来经济效益,创造了年轻人返乡就业的机会。“像现在整个项目近30名员工,其中超过一半都来自本地和周边的乡镇。我是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的,大陆的乡村振兴,台湾所说的社区营造,或是现在流行叫作地方创生,这一块很适合台湾的年轻人来参与、来发展。”
首个“非遗版”春节里,杭州余杭瓶窑老街非遗大戏接续上演,特色顶缸、杂技秀、喷火、火方、猴王舞棍等南北传统演艺,让游客们沉浸式欣赏这场民俗盛宴,余纪萱也感受到了更多的“年味儿”。“小时候在台湾也有这样的灯会活动,一家人出去走春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作为两岸婚姻家庭,家里每天都在上演两岸各种融合话题。今年带儿子一起看花灯,让我更加感受到两岸文化传承是一脉相承,春节申遗更有助于两岸青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尤其成为母亲以后,也更加激励我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希望我的孩子长大后,也能带着他的小孩和家人跟我们一起团聚。”
融入余杭的这些年,余纪萱深切体会到,乡村里还有很多特色底蕴待挖掘,若配上好的创意,定能创造出更有生命力的文化产品。对于新一年的期待,余纪萱希望在本职工作上作出更多的成绩,发挥出更多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宝宝是两岸最棒的融合体现,希望他健健康康、快快乐乐长大。也希望台湾少一些对大陆失之偏颇的报道,祖国很大,容得下所有梦想,期待更多台胞们亲身到大陆走一走、看一看。”余纪萱说。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