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进 农工党 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盟 人物风采 史料纵览

首页>多党合作>民建

赤芍谷里做文章 村民见花乐开怀

——民建中央助力乡村振兴掠影

2025年02月15日 15:00  |  作者:记者 陈姝延 奚冬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截屏2025-02-15 下午2.59.26

村民在赤芍谷耕作 民建中央供图

2025年元宵节前夕,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丰宁”)万胜永乡喜气洋洋。春天来临之际,新一年的乡村振兴画卷即将展开。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盼望着新一年有新收获。

“我在赤芍谷务工挣了稳定的工资,家里的土地每亩还能获得300元的流转费。”曾经收入不稳定的孙凤侠,如今不再担心。

“我家的人均年收入也达到了1万多元,广东民建牵头流转了土地后,收入每年还能再多3000元。”村民赵川林热情地分享着自家的幸福生活。

结对帮扶暖人心

“丰芜康宁”展新篇

丰宁即“丰芜康宁”之意,却曾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自20世纪90年代,丰宁成为定点扶贫县后,民建中央便持续发动各省级组织及会员走进丰宁,开展帮扶工作。

30多年来,丰宁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很多民建用心仰情帮扶的足迹和印记,民建中央正书写着一篇篇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文章”。

“以前,家里20多亩地主要种些豆角、燕麦、胡麻等杂粮,靠天吃饭。现在收入稳定,还逐年增加,家里每年都能存下不少钱。”孙凤侠满脸笑容地说,她期待着儿子能早日娶妻生子,让家庭更加圆满。对于未来,她充满了信心,相信在党的好政策下,有民建中央和各级民建组织的持续帮扶,她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民建来村里帮扶之后,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来年只要更努力,家里的收入还能再提高。”村民赵川林言语中是满满的自信。他说,民建中央的帮扶不仅推动了产业发展,还改善了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目前,这些行动仍在持续进行中,大家看到村里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致富增收的积极性和动力也会越来越足。”

民建帮扶

拓展村民致富路

2021年,当民建中央宣传部干部谭先将以丰宁县副县长的身份,踏上丰宁这片土地时,内心既满怀干劲,也深感压力。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乡村振兴的道路却充满了挑战。“作为挂职干部,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如何充分利用丰宁的自然优势,振兴乡村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是民建中央交给我的任务。”谭先将说。

初到丰宁,谭先将花了很长时间走遍乡间小道,与村民们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谭先将更加坚定,村民经济稳定增收是关键所在。于是,他迅速锚定目标,将丰宁的地域优势与民建优势紧密结合,将万胜永乡的种植业作为发展的“突破口”,通过科学规划、精心培育,决心将它变成推动村民经济收入增长的“强动能”。

民建广东省委会在丰宁的一次调研中,民建会员、企业家黄耀辉非常看好这片土地,研究完国家以及相关部门政策后,民建广州市委会部分会员企业家在丰宁投资1500多万元,建立了近2000亩的中药材赤芍、苍术种植基地,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中草药种植基地,为做大做强丰宁中草药业打下基础。

“为了让土地和民建资源发挥最大效能,我们还研究了一套相对规范的管理体系。”项目的初始阶段,谭先将与黄耀辉一同到多地学习开启相关项目的管理办法与种植草本植物的种植方法,“虽然赤芍是多年生且耐旱的草本植物,但大规模的种植还需有坚实且强大的种植、维护方法和管理体系作支撑。”

多方推动下,由广州民建部分会员企业家出资、村合作社征集土地、专业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日常维护的股权结构形成,赤芍谷的初始“版图”逐日清晰起来。

通过三年对赤芍的精心照顾,赤芍的花朵在花季一年比一年开得灿烂。“2024年夏天我去赤芍谷时,看到了漫山遍野的白色花朵,那景色十分治愈人心。”谈及赤芍一年比一年长势好,谭先将满脸欣慰,当时,看到那如画般的美景后,我们还介绍了一个民建会员把短剧的取景地放在赤芍谷。

情系赤芍

打开中草药销路

同样感触颇深的还有一直和赤芍共同“成长”的黄耀辉。“我是去丰宁考察完之后决定从制造业转向中草药种植业。今年是赤芍种植项目在万胜永乡落地的第四年,虽然这期间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值得开心的是,都顺利解决了。”

因种植赤芍关乎提升丰宁当地村民的生活质量,黄耀辉格外上心。大到制定管理办法,小到何时应该施肥、浇水、打药,每一步他都会亲自参与。赤芍种植的第二年,黄耀辉一共来丰宁14次,大把的时间扎根田间。

在共同“呵护”赤芍的时光里,黄耀辉也与谭先将建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他们既要保障村民土地的收入稳定,也探讨企业发展的动力,并考虑赤芍成熟之后的销路问题。

谭先将发现民建会员中有不少中医药企业的负责人,也有不少地区的民建组织愿意助力丰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于是,在他的牵线搭桥下,销路的这根线也连上了。“随着帮扶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丰宁乡村振兴的‘光明大道’也在眼前了。”

“目前,我们和安徽省亳州市的中药集散地、四川省成都市的中医药公司都签订了采购协议。此外,我还想与广州药食同源的企业合作,建立一个种植、加工一体化的产业链。”说起这些,黄耀辉言语中都是自豪。

在民建的帮扶下,赤芍谷项目不仅让村民们的土地收入稳定了,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的举动推动了丰宁的产业发展,还改善了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万胜永乡的村民们致富增收的积极性和动力也越来越强劲,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党派的对口帮扶为乡村振兴注入重要力量,也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谭先将认为,真正的帮扶远不只是经济,更是精神上的鼓舞和激励。“这不仅是我们的骄傲,更是乡村振兴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