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进 农工党 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盟 人物风采 史料纵览

首页>多党合作>台盟

台盟助力彩云之南更添“彩”

——台盟云南省委会2024年社会服务工作侧记

2025年02月17日 14:49  |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微信截图_20250217111325

会泽县金钟街道石鼓小学爱心捐赠

曲靖市会泽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处于云贵川三省八县交界,因境内金沙江、小江、牛栏江、以礼河等三江十河交汇而得名,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一方旅游胜地。

同时,会泽县也是台盟云南省委会“同心工程”的挂钩点。台盟云南省委会把会泽县乡村振兴作为重要任务,把准“台盟所能”与“基层所需”的结合点,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为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会泽县的发展故事,也成为台盟云南省委会用心用情做好社会服务工作的生动注脚。

■ 彩云之南 会泽乡村换新颜

提起云南,总让人想到风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热情多彩的民族风情,“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早已成为广大网友心中向往的诗和远方。

台盟云南省委会对口会泽县“同心工程”开展以来,聚焦打造文旅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旅游产业提档”的要求,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致力于开发历史文化体验旅游区,打造会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推动文旅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

金钟山森林公园,作为会泽县的一张名片,以其独特的山形和“金钟夕照”的美景吸引着众多游客。然而,在2024年,金钟山省级森林公园和龙潭社区木城遗址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规划和资金瓶颈。面对这一挑战,台盟云南省委会迅速行动,组织专家深入调研,提出了“抓项目、强基础、补短板、强配套、优服务、提品质、塑品牌、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并筹资82万元用于项目推进。

经过台盟云南省委会的精准帮扶,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施工进度的80%,预计将于2025年末竣工。据了解,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会泽县城南的环线景观,为金钟街道1000余亩的水果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这一帮扶成果不仅被列为会泽县“同心工程”的观摩示范点,更彰显了台盟云南省委会在社会服务工作中聚焦民生项目、精准发力、担当作为的工作特色。

自2017年12月,台盟云南省委会、云南省台联开始对口帮扶会泽县金钟街道,多年来,始终把金钟街道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作为重要工作——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持续写好产业、就业、创业“三业”文章,紧扣“精、细、美”民生项目,广泛开展项目合作、扶贫济困、社会服务等工作,以产业引领富民、就业带动增收、创业促进就业,进一步激发了金钟街道乃至会泽全县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形成了“党派干部做实事、人民群众得实惠、示范乡村见成效”的示范效应。

■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无论是农业技术创新、农村产业升级,还是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智慧和力量。

会泽县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近年来依托“现代学徒制”“互联网教育”等试点项目,通过大师工作室、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训基地等多元化手段,不断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实训能力,台盟云南省委会筹资25万元,助力学校购置新能源汽车电池和电控系统维修教学器具,助力打造现代化、智能化、仿真化的实训基地。学生们得以在高度仿真的实践环境中锤炼技能,不仅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得到紧密结合,更促进了学校构建起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体系,推动会泽县打造区域职教中心。

与此同时,台盟云南省委会精准锚定乡村发展需求,积极为农村留守妇女群体量身定制发展路径——从技能培训到资源链接,从心理疏导到信心重塑,全方位、多维度地为留守妇女赋能助力。

在全国妇联巧手致富培训班导师、台商林淑丽为会泽县矿山镇的留守妇女开展的手工艺编织培训课堂上,座无虚席,学员们热情高涨。从基础手法到复杂造型,在林淑丽手把手的指导下,细线与竹条就这样在一双双巧手中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编织品。

林淑丽更是与当地达成收购合格作品的意向,这也让会泽县留守妇女们足不出户,将自家客厅变成生产工厂,把传承的手艺转化为经济收益,不仅提升了个人与家庭的经济状况,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秉持因地制宜理念,精准聚焦实际需求,台盟云南省委会还积极开展了一系列送教下乡活动。

在云南,随着野生菌的“出圈”,也隐藏着食用野生菌中毒的风险。为守护好这份“舌尖上的安全”,台盟云南省委会邀请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资深专家,在会泽县开展《有毒野生菌辨别及中毒后急救护理》培训讲座,围绕野生菌中毒的各类情形、预防策略及急救措施等内容,为公共卫生管理、综合执法、市场监督管理、卫生院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村委干部和群众代表提供了深入细致的培训。同时发放《有毒野生菌辨识》图书,为当地野生菌食用安全构建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为进一步扩大培训覆盖面,台盟云南省委会积极联动教育资源,特邀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领域专家前往会泽县矿山镇,结合矿山镇独特的地理环境特征与复杂的地质状况,开展了《自然灾害与应急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及现场咨询服务。矿山镇100余名常年奋战在应急处突最前沿的工作人员也在系统的讲解中,对地质灾害预防、隐患排查、防汛抗洪、应急避险及科学疏散等关键知识有了更精准的掌握,显著提升了一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也为保障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注入了强大动力。

■ 精准对接 长效帮扶

用“最擅长的”对接“最需要的”,台盟云南省委会持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更好地整合资源、汇聚力量,形成了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的工作格局——

为确保帮扶工作的精准性,通过开展多轮调研勘查,切实摸清了会泽县的实际情况,紧扣“‘短’能脱贫、‘长’能致富”的思路,结合当地水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因地制宜地选取特色产业集中攻坚。以“公司﹢支部﹢基地﹢农户”模式,投入资金60万元建设了会泽县三家塘村草莓基地,经过多年培育,该基地已成为会泽县经济发展亮点,为当地提供了1.8万个就业岗位,每亩草莓年产值达3.6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确保帮扶工作的长效性,台盟云南省委会成立“同心工程”领导小组,由盟省委会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并定期选派能力强干部驻村挂点,开展结对帮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迫切优先补什么”的原则,选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医疗教育、文旅融合等领域进行精准帮扶。同时,通过持续参与台盟中央“筑梦乡村”培训班和定期组织开展科技讲堂、捐资助学、农技输入、人才培训、助学帮困、敬老孝老等工作,形成了“小资金、大效益,智力优先、造血发展”的工作特色。

为延伸服务触角,充分发挥涉台优势,台盟云南省委会成功争取到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多次赴会泽县金钟街道开展帮扶工作,并向当地发放了价值360余万元的冬令物资。此外,联动台盟广东省委会、台盟广州市委会、广州市台联率在粤台商赴会泽县投资考察,向金钟街道三家塘村贫困学生捐赠了7.8万元助学金,实地把脉文旅产业发展。

为开启专项民主监督新征程,台盟云南省委会聚焦高原湖泊生态,将专项民主监督成果有效转化到议政建言中。持续强化智库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工作队伍,2024年共开展阳宗海保护治理专题调研2次、智库专家调研3次,发现农业面源污染、城市污水治理、生态修复3个大类12个问题,提出对策建议14条。有效推动阳宗海流域城乡污水治理、农田尾水面源污染治理和面山生态保育等重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促进阳宗海保护治理取得新成效。

这一系列举措和成果,正是台盟云南省委会在台盟中央指导下,紧紧围绕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践行“两岸一家亲”、服务民生福祉、助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本报记者 王慧文)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