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春秋>奇闻轶事
罗瑞卿的一封家书
1950年2月24日,时任公安部长的罗瑞卿给妻子郝治平写了一封特殊的家信,叮嘱妻子“不要怪我好管闲事”。书信原文如下——
治平:
遵照你的意见,将田儿、小青等先送回读书。内有金娜,乃邓发的孩子,其母托我们代管。请送她去学校,每礼拜六同我们的孩子一块儿接回。我们的孩子已经够多了,再添一个,麻烦,没有办法,也应该照顾。盼你不要怪我好管闲事。
我出来一个多月,很想回去了。但是事情没有完又不好走,也不应走。我这个人做事,就是喜欢负责到底,你是知道的。这次出来走一趟,对我的意义很大,工作收获亦不少。你应为我高兴。
你现在身体怎样?希望你好好注意,经常去检查,不要大意。朵朵是不能再生病的,望多加注意。书儿去学校了,猛儿怎么办?
我买了一点儿东西,主要是衣料及孩子们的玩具,请你照收。
我很想你,但大约还要十天后才能与你见面。事情忙,不写了。
吻你!再吻你!
你的卿
二月廿四日
信中所说的“金娜”,指的是邓发同志的女儿邓金娜。在这封信里,除了交流外出公干的情况外,一个重要的事宜,就是罗瑞卿与妻子沟通抚养照顾邓发的女儿邓金娜。邓发是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在领导工人运动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参加过省港大罢工、东征战役和广州起义。1946年4月8日,同博古、叶挺、黄齐生等人一同返延安时,因飞机失事,在吕梁市兴县黑茶山遇难。罗瑞卿到广州时,遇到邓发的妻子,她请求将女儿邓金娜送到北京读书,并由罗瑞卿夫妇代为照顾。
出于对烈士子女的关心爱护,罗瑞卿同意把邓金娜接到北京,让其与子女一同读书、一起接送。对于这个安排,信里与其说是商量沟通,莫若说是通知,实际上就是一个必须执行的安排。所以,罗瑞卿的信里才请妻子郝治平给予理解和支持。
郝治平16岁就参加革命,是一名受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洗礼的巾帼英雄,她对罗瑞卿关心照顾烈士子女的安排当然是十分支持的。
老一辈革命家对烈士子女都视同己出,在当时物质生活十分匮乏的情况下,他们宁可节衣缩食也要照顾好烈士的遗孤。罗瑞卿也是如此。(张微)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