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政协动态
筑牢知识产权保护屏障 激活创新发展引擎 ——全国政协“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周协商座谈会筹备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执法司法体系,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保障。”
知识产权保护,一端连接创新与市场,另一端锚定法律与规则。其保护力度与水平,直接关乎创新成果的守护成效、创新活力的激发程度。在全球科技创新格局深度变革的当下,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地位愈发凸显。
2025年2月21日,全国政协2025年首场双周协商座谈会召开,会议聚焦“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关键主题。
为确保会议开出实效、开出水平、开出高质量,2024年12月23日-2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强率全国政协社法委专题调研组,奔赴安徽展开深入调研。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与民革中央作为共同承办单位,会前进行了细致入微、周密严谨的筹备工作。
精心筹备 锚定方向
作为2025年首场双周协商座谈会,筹备工作早早提上日程。社法委办公室精心制定筹备方案,从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到落实每一处细节,都秉持着严谨态度。在他们看来,准备工作越精细、学习才能扎实、调研才能更深入,从而保证找到精准问题、提出务实建议。
2024年12月19日,调研出发前夕,社法委召开行前情况介绍会,邀请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等单位,向调研组成员详细介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实际情况。
这场情况介绍会,为调研组深入基层调研察实情、听意见奠定良好基础,增添调研底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知识产权工作置于更为突出位置,强化知识产权法治保护。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优化管理体制、加强保护力度、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营造良好氛围、拓展国际合作等一系列举措,我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跃居全球第11位,成为近十年来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也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以26个全球百强科技集群连续两年位居世界榜首。
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75.6万件,同比增长16.3%;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97.8万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达134.9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8.8%和15.7%。
这些数据有力证明,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成效斐然,为创新驱动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然而,在成绩面前,相关单位也坦诚指出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随着新技术新业态迅猛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形势变化,知识产权领域尤其是执法司法保护环节,仍存在一些短板与不足,亟待深入研究解决。
情况介绍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潘碧灵也表达了对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担忧: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供不应求且存在结构性缺陷,同时人才培养路径单一。他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能找到解题的答案。
全国政协委员、社法委副主任杨万明在听完情况汇报后表示,“很受启发。虽然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问题。这次双周协商座谈会非常重要。”
深入调研 洞察实情
“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知识产权纠纷多不多?”
“你们如何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
在合肥知识产权集成服务中心,调研组详细了解知识产权“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委员们接连抛出问题。
在得知服务中心已为超2000家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并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时,调研组当即提议:“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深入聊聊。”
一场临时座谈会迅速展开,委员们认真询问,工作人员坦诚作答,即便夜幕降临,交流热情丝毫不减。
这只是调研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在安徽调研期间,调研组马不停蹄,先后奔赴芜湖、马鞍山、合肥等地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创新馆、法务区、集成服务中心,全面了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实际情况,并与相关单位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座谈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在同安徽省有关单位的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表示,“调研行程安排紧凑、充实,收获很大。在调研中感受到了安徽省坚持创新引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对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也有了很大启发。”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知识产权发展水平评估,安徽知识产权发展指数增幅位列全国第一,其中知识产权保护得分位居全国第五。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中,安徽连续三年获评优秀等次。
无疑,安徽的实践成果和宝贵经验为调研组提供了很多鲜活的素材。
“通过跟随调研组深入企业、深入一线,真切感受到完善的创新体系和知识产权布局是企业发展根基。”全国政协委员严建文说。
全国政协委员贾正兰表示,此次调研是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一次全面学习,安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很多实践值得借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如何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亟待深入研究。
全国政协委员牛同栩告诉记者,安徽省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培养与措施落实方面优势突出,尤其是高校与企业丰硕的科研成果令人印象深刻,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充分展现了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
全国政协委员许礼进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应构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长期性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协同推进。”全国政协委员周世虹说。
为确保调研全面客观,社法委还委托上海市、浙江省政协开展协同调研,围绕调研主题收集相关材料,丰富调研成果。
“调研中各位委员和基层同志提出的思路建议,社法委将认真梳理,与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深入研讨,总结好、运用好、转化好调研成果,将大家的真知灼见带到双周协商座谈会上,与相关部门深入交流,共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司法,助推新质生产力汇聚智慧力量。”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徐令义说。
线上线下 协同发力
调研结束后,社法委办公室认真落实全国政协及委员会领导有关指示要求,迅速投入会议预约发言准备工作。预约发言作为双周协商座谈会重要议程,是展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水平的重要窗口,也是党政部门倾听委员意见建议的重要渠道,不容丝毫马虎。
为此,社法委办公室围绕预约发言选稿开展大量细致工作。一方面,结合调研实际,主动邀请委员深入剖析问题要点,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另一方面,积极动员长期关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专家提交发言。
调研组的委员们纷纷响应。
全国政协委员熊选国提到了“数据知识产权”的概念。在他看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和无人驾驶等新技术领域发展的基础资源和关键要素。但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尚无‘数据知识产权’的概念,因此,研究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十分必要。”
全国政协常委夏先鹏建议,深化协同保护机制,营造开放共享新生态。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最高法院、司法部等制定一套完整的多元解纷路径图,让企业和科研人员看得明明白白,让解纷各环节紧密衔接。
全国政协委员马传喜认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是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关键环节,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种业科技创新。
与此同时,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平台App开通“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议政群,为委员们提供交流讨论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DeepSeek的火爆,也进一步引发了调研组对AI时代版权保护问题的思考。为此,调研组专门走进北京舒勇美术馆,就数字创意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行实地考察。
近年来,全国政协委员孙宝林一直通过创作实践研究人工智能版权问题。他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大模型的开发和应用,人工智能版权困境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版权治理难题。孙宝林建议坚持包容审慎理念,加强软件版权登记工作,提高数字版权法治化水平。
经过精心筹备,深入开展调研,各方协同发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场双周协商座谈会将以法治为强大驱动力,为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记者 王菡娟)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