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多党合作>要闻
福建:为更好推进企业创新献策
2025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创新、技术创新在近日召开的福建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成为全省各民主党派关注的重点。“绿色”“低碳”“创新”……一个个高频词层出不穷。
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高新技术企业则是创新的主力。台盟福建省委会建议,实施企业梯队“雁阵计划”,分层分类制定企业入库标准和企业培育计划,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主体;同时,加快实施集群伙伴“携手计划”,实施产业技术“筑基计划”、产业园区“领跑计划”,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内源动力,夯实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致公党福建省委会建议,盘点全省绿色低碳转型的相关产业,创建绿色项目库和绿色企业库,降低金融机构认定绿色项目和绿色企业的成本;进一步搭建省级绿色金融产业数据、绿色金融数据共享平台,提供绿色数据查询和共享服务,为绿色产融对接提供重要信息基础。
如何让更多的“创新力”开花结果,成为真正的“生产力”?民建福建省委会呼吁,进一步做大做强科技创新主体,加快完善科技服务平台,加强创新科技合作机制,以更完善的政策和制度设计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福建省工商联提出,要突出招大引强,坚持“培育﹢引进”双轮驱动,抓好优质企业招引、专精特新倍增、单项冠军培育等优质企业培育重点工作,助力加快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企业创新生态。
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高、实施难度大等问题,民进福建省委会认为,要参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标准,从设备、税收、金融、知识产权、平台支持等方面,对推进实施工业互联网转型升级予以政策倾斜,优化产业生态体系,并组建重点产业联盟,加强协同发展和应用推广,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促进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
(本报记者 王惠兵)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