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民政协报·福建省政协融媒体中心>市县政协
福建建瓯市政协深化协商活动助力市域治理
答好协商“民生题”本报讯(记者 王惠兵 通讯员 陈良起)“我们将借助商会资源优势,广泛推介家乡‘五个一’生态优势产业发展的新需求、‘一轴四线’集成改革的新动态,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添砖加瓦。”近日,在福建省建瓯市举办的“回建瓯来,助家乡兴”活动上,市政协委员张建利如是说。
此前,建瓯市政协结合调研考察,已先后深入广东、上海、厦门等地,引导众多委员、商会会员支持家乡建设,为掀起“迎宾客引人流促消费促发展”热潮加油助力。
近年来,建瓯市政协推陈出新,推出了“片区联动”“网格共建”“点题协商”等平台载体,极大地激发了履职效能,为建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片区联动,织密协商“协作网”。市政协将18个乡镇(街道)划分为4个片区,以片区为单位开展履职活动,把分散的委员调动起来,构建起高效协作的工作网络。同时,主席会议成员“挂点片区”,进一步强化对片区协商工作的指导。其中,针对乡村物流长期存在的短板问题,各片区积极行动,深入群众收集意见,推动物流企业在14个乡镇设立客货邮融合站点,171个乡村设立客货邮融合节点,让30多万基层群众因此受益。
要素集成,激活协商“动力源”。市政协按照“按需布局、适度集中”的科学原则,在各乡镇(街道)设立“协商议事室”,在各村(社区)设立“协商议事点”。同时,整合现有平台资源,将各类社会治理要素有机导入,形成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履职平台。其间,针对小桥镇“三茶”统筹发展进程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市政协与金融部门、物流企业、茶叶协会等多方协商,在北苑贡茶加工园区成功搭建“7﹢N”网格共建“联盟体”,有力推动了当地茶产业的蓬勃发展。
点题作答,答好协商“民生题”。市政协依托“有事好商量”平台、社情民意信息点、委员驿站等平台,完善了委员联系群众机制。2024年,共梳理出“民意账单”260多条,助力解决了一批民生问题。同时,配套健全协商成果落实反馈机制,推行“清单式”办理、“专班化”监督,明确了责任主体,强化了跟踪问效,使协商成果落地更有声。
协商民主“议进去”,治理效能“提起来”。市政协主席周建芳表示,市政协将持续深化协商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不断拓展协商的广度和深度,为市域治理贡献更多政协力量。
编辑: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