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浙江专题>人民政协报看浙江

浙江宁波多个县区政协委员关注:

低空经济如何“高飞”?

2025年02月24日 18:15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 鲍蔓华 通讯员 吴天云)从海里刚捕捞上的新鲜渔获,被无人机装载,仅需4分钟便送达数公里外的码头;在闹市区,仅需5分钟,无人机就能将咖啡外卖送至2公里外的用户手中;在一场急救血小板的快速交接中,无人机仅用10多分钟便跨越了11公里的距离……这便是低空经济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当下,低空经济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热词之一。在宁波各县市区两会期间,低空经济频繁出现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之中,也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在鄞州区,委员们认为,低空经济涵盖上游原材料与核心零部件研发、中游航空器制造与服务保障,以及下游产业融合等多个环节,以其产业链长、应用领域广泛、技术创新性强等特质,被视为新质生产力的典范。

“着力推动低空产业全链贯通是关键。”区政协委员初英男代表致公党鄞州区基层委员会发言时建议,要加快链主企业招引、关联企业入局和“低空制造”成链。引导汽车零部件、新型功能材料等企业布局低空,培育一批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独角兽企业。同时,要借助省级低空经济科研平台,加速突破高端设备制造等核心技术,打造“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产业链。

在江北区,区政协委员庞利民从农业农村领域出发,提出农业农村是低空飞行应用最早、前景最广阔的领域之一,建议推动“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的跨界融合,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合作社等购置植保无人机,确保无人机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同时,他建议打造丰富多样的应用生态圈,推动飞行场景在农业生产全程的融合嵌入,并在乡村其他领域探索更多无人机应用场景。此外,推动农业无人机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形成从无人机生产制造到农业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海曙区政协委员张译文关注低空经济快速发展下的人才培养问题。他建议,职业院校可开设与低空经济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建立更多实习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定期开展在职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项目;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推动跨学科教育与研究,促进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端人才的成长。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