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浙江专题>人民政协报看浙江
助推高质量发展中的政协智慧丨促共富 增福祉
——浙江省政协坚持以高质量民生提案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近日,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重点提案推荐正式启动,记者注意到,《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 进一步增强我省消费促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 助力缩小“三大差距”》《推动康养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银发经济”新蓝海》等一批事关民生的提案,在推荐目录中得票较多排序靠前。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浙江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要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今年春节后,中共浙江省委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召开了“新春第一会”。
浙江省政协坚定扛起促共富、增福祉的为民使命,部署开展“协力共富”行动。委员们深入一线摸实情、听民意、积极提出提案,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220余件涉及各类民生问题的提案,占比近30%。委员们在提案中提出,要优化消费环境,强化政策设计,提升居民消费信心与预期,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和新兴消费模式,释放新型消费潜力。此外,委员们还围绕加快县域经济全面绿色转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完善城市地下安全监测体系、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等提出提案,积极助推“强城、兴村、融合”3篇文章。
就业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浙江省政协委员关注的话题。省政协组织召开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扩大就业等为主题的民生协商会,委员们与相关部门面对面共同探讨解决问题之道,把好的意见建议转化为提案,相继提出了《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建议》等提案,持续深化履职为民成果。
政协提案集聚了社会各界的声音,进入新时代,提案怎样更好联系服务群众,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是摆在政协提案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浙江省政协锚定新定位、勇担新使命,全面贯彻落实“提案不在多而在精”,坚持高质量导向,引导委员们积极提出反映情况准、问题分析深、意见建议实的高质量提案,助推更多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举措落地落实,努力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省政协创新举措,引导委员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倾听和收集各界群众的声音,凝结自己所学专长、所思所想提出提案,积极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着力推动重要建议再组织、再调研、再深化,汇聚成界别或集体的声音,形成集体提案。针对经济下行的压力,葛继宏委员心里始终牵挂着与民生休戚相关的小店群体,他穿街走巷,了解小店生存状态,倾听小店店主心声,提交了《关于为小店店主撑腰 多措并举助力小店经济活起来的建议》。
省政协还着力推动多种履职方式的融合和成果转化。委员们围绕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从多个角度提出提案,其中的一些提案来自省政协一次专家协商会成果的转化。省政协提案委围绕“发展智能物联和人工智能产业”,组织委员深入协商建言,会后又积极推进成果转化,突出重点提案引导培育,发动党派团体和政协委员提出相关提案,得到时任省长领办,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
牢牢坚持质量导向,着力加强提案审查立案把关。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来,共计收到以提案形式提出的意见建议938件,经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739件。省政协还开展民生协商议事系列活动,完善政协助推为民办实事的机制;出台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的意见,提出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方法载体,积极引导各级政协委员在丰富的为民实践活动中履行职责使命,不断夯实提案履职为民的制度机制,以争当高质量发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先行者的追求,努力彰显为民新担当新作为。
(本报记者 鲍蔓华 通讯员 李立红)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