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5年第一期
个人情感与时代脉搏的同频共振——徐亚慧的人物画创作
近日,江苏省美术馆为徐亚慧举办了她的首次省级个展,展陈效果很好,各界评价也很好,作为老师,我为她感到高兴。
流动法庭到草原(国画)233×223cm /徐亚慧
认识亚慧,是一种偶然。2019年,我被文旅部聘为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的评委,其间一幅名为《美丽妈妈》的作品给我留下了很好很深的印象。大致一年后,我意外地知道,作者叫徐亚慧,竟然就在本系统的江苏省艺术研究院工作,这大概算是一种偶然的缘份吧。2023年,江苏省委宣传部启动第二批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我自然而然地就想到并推荐了她。
爱 外婆(国画)48×48cm 2022年 /徐亚慧
随着进一步的了解,我发现亚慧是一位很能画、很有定力的画家。她功底扎实,艺术表现技能很强,尤其善于描绘平凡人物的喜怒哀乐。她笔下的泥瓦匠、筑路工人、路灯维修工等,刻画细腻、色彩平实、质感真切,显示了她对人物的塑造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切的共情力。最近两年,她的作品趋于成熟,内容上,更加关注于情感的表达和主题的追求,语言上,则求变求新,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和气息。从展出的作品,可以看出她正在努力的方向——追求学术上的知行并进,摒弃形式上的空洞堆砌,探寻个人情感与时代脉搏的同频共振。她为了一个主题创作,可以不厌其烦地反复推敲琢磨,甚至把自己一关几个月,能耐得住别人耐不住的寂寞,显示了她有着超常的定力与自律。也正因此,她的主题创作《流动法庭到草原》,第一稿就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第二稿又入选了第14届全国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实在是可喜可贺。在这幅作品的创作中,她力图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创新,突破画面构成、人物组合和设色勾描的常规思维,巧妙地处理了主与宾、人与景、繁与简、疏与密的构成关系。她把审判员的老练沉稳、书记员的温和青涩、原告的宽容、被告的愧疚都以情感带入法做了细致微妙的刻画,既表现了流动法庭的庄重威严,又凸显升华了社会“和合”主题:法外有情、法网柔情,法情相融。从而使这幅叙事性的作品鲜活地“走”出画外,为观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联想空间。这件作品的完成,对她而言,是一次涅槃般的锤炼,一次艺术上的再生。
友 翟博士像(国画)45×40cm 2024年 /徐亚慧
亚慧还是一位很会用画笔讲故事的画家。作为一名女性画家,她的作品总是充盈着温暖的人性、细腻的情感。她擅于将身边的人和事巧妙地融入艺术叙事,用情感塑造形象,用形象讲述故事,用故事感动观众,以小见大,从而唤起更多的共情。
中华方舟——郑和下西洋(国画)230×188cm 2019年 /徐亚慧
她的作品《家》,以日常生活的画面,描绘了家的温馨和美:年轻母亲给二宝喂饭,大宝则有样学样喂玩偶娃娃,地上的书籍则点题了家教的内涵 。这幅作品,从大时代角度看,赞美了生活的和谐和美;从小日常看,则表达了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潜移默化家教的重要。另一幅作品《盼归》,则描绘了一个小女孩,怀里抱着妈妈的相册,在思念中睡着了。身旁的航母模型和妈妈的照片,向观众诠释了母亲的特殊身份——一位舍小家为大家的海军军官。两幅作品,都是满满的 “家国”情怀。可以看出,亚慧并没有通过罗列表象进行“宏大叙事”,而是用深情的构思、细腻的刻画、人间烟火的故事不露痕迹地彰显着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六朝文脉传,盛世莲花开(国画)107×100cm /徐亚慧
此外,亚慧还是一位很纯粹的画家。对她而言,头等大事就是不计得失地去爱画、画画。她的个性率真、坦荡、执着。能率真地直面江湖烟火,却不为“烟火”所染;能坦荡地对人对事,却直而有度,心存善意;能执着地苦学研创,却不失巧思巧学地讲求方法。她的纯粹,体现在她能“两耳不闻名利事,一心只绘家国情”上。亚慧对绘画以外的纷繁事务似乎并不敏感,总是能沉心静气地专注于热爱的事业,一段时间不见,一幅作品就出来了。既往事实已然告诉我们,一位有成就的画家,往往都是纯粹的孤勇者;一幅杰出的作品,往往都是经千锤百炼提纯的结晶。画如其人。画如何,人即如何;人如何,画亦如何。亚慧的作品就是她品格、情操的体现。我希望,亚慧能一如既往地保持住这份纯粹的率真、善意的坦荡、理想主义的孤勇和不懈进取的定力。我相信,能这样坚持就能登得更高、走得更远,就能在以画笔讲好一个个充满温馨的人生故事的同时,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梦想。
美丽妈妈(国画)230×175cm 2018年 /徐亚慧
艺术事业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相信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祝愿亚慧以坚实的步伐,登向理想中的艺术殿堂。
(作者系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研究员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
徐亚慧
江苏省美术馆专职画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南京市浦口区美协主席,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艺术硕士导师,入选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江苏省“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文化优青、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
近年主要参展情况及入选项目:
江苏省艺术基金美术创作资助项目、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展、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第十一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首届中国工笔人物画学术邀请展、百年华彩·2021百家金陵(中国画)作品展、获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项目、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陈美术创作项目。
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民革中央等单位收藏。
责任编辑:张月霞
编辑:画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