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产业动态 发明·创新 探索·发现 科学麻辣烫 科技人物 专家讲坛 新基建 院士知播

首页>科技>资讯

筑牢安全根基 激活市场动能——政企学界共探信创产业链韧性升级路径

2025年03月01日 09:59  |  作者:马嘉悦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3月1日电(记者 马嘉悦)随着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已然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对于经济数字化转型和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信创产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2027年有望达到3.7万亿元,中国信创市场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然而,信创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结构性矛盾、产业链上下游适配成本高以及生态碎片化等挑战和问题。2月25日,“提升产业链韧性,构建自主可控现代化产业体系”专题沟通会在京举办,来自业界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上述问题一一进行探讨交流。

信创的本质是安全问题

“信创产业的初衷是解决国家基础设施、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郭御风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前信创产业的发展更侧重于通过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

“信创是实现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安全可控的关键。”活动现场,一整机厂商负责人说道,“信创是支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独立自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也是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装备。过去,我们在信息技术领域长期依赖国外产品,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信创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国产化替代,提升数据安全性,降低运维成本,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

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信息技术产品供应链成熟度专委会秘书长李冬表示,通过国产化替代,可以降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对政府来说,信创是建设“数字政府”、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撑;对普通用户来说,信创技术的普及将带来更安全、更便捷的数字生活体验。

提升产业链韧性,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市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业链的稳定性和韧性。李冬表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市场是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市场化应用是推动自主产品创新、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有效途径。通过市场的检验和反馈,企业能够不断优化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从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整机厂商负责人直言,“要以市场需求牵引产业链开放融合。鼓励多元竞争,充分发挥整机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能力,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提升产业链的整体韧性。如果过度强调单一技术路线或生态体系,会导致产业链韧性不足,市场生态碎片化。”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刘先华表示,自主可控是增强产业链韧性的关键所在,自主可控能够减少对外部的依赖,打造拥有独立知识产权、不受制于人的产业链供应链。

在郭御风看来,提升产业链韧性,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他表示,信创产业的成功离不开规模化市场的培育,建议鼓励良性竞争,通过市场的力量推动技术和产品的快速迭代,从而进一步增强产业链的韧性和稳定性。

统一政策框架与技术标准,强化公平竞争

“当前,尽管政策在推动信创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不足,许多具体政策尚未细化。”刘先华呼吁,从国家层面制定一套统一且完善的政策框架和技术标准,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在此基础上,各省市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灵活制定配套政策,确保政策的连贯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推动信创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李冬看来,公平竞争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前提条件。为此,他提出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通过《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工具,防止部分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扰乱市场秩序。其次,构建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丰富的产业链生态有助于形成既大又强,既全又精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最后,加强引导和监管。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和监管手段,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紧密配合,形成协同效应。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