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大有可为。全国人大代表、鲁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东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 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如何引导民营企业投身乡村产业振兴?孙东伟建议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启动“一企兴一业”行动,绘制产业地图。从国家层面,深化“万企帮万村、万企兴万村”活动,组织开展工作,制定“一企兴一业”相关政策、措施,完善服务民营经济高质 量发展工作机制,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本地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涉农各级政府部门绘制产业地图,明确优势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明确招商方向,配套优惠招商政策,吸引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二是形成政策“组合拳”,优化乡村资源配置,解决民营企业“进 村难”的问题。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统筹推动财政、金融和产业部门合力攻坚,为民营企业在农村实施产业项目提供配套支持,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政策落实监督约束机制,加大政策协同落实力度,提升政策服务水平,让更多参与企业能够留得下、站得住、走得远。创新土地与人才政策,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允许龙头企业通过租赁、入股等方式获取土地,优先保障农产品加工和仓储用地需求。
三是开展多种金融服务,加大民营企业在乡村发展的税收优惠力度。探索设立“乡村振兴龙头企业专项基金”或类似发展基金,加大 对创新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支持力度。对龙头企业给予“固定资产投资补贴+税收返还+用地指标倾斜”激励;建立“政府担保+保险托底”机制,对龙头企业自然灾害损失补偿比例提高;开发“产业链信用贷” 等金融服务,基于龙头企业信用为上下游主体提供
四是设立国家级奖项,激励推进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通过设立奖项和表彰,形成 “政策扶持+荣誉认可”的双轮驱动模式。中央级媒体开设“振兴先锋”专栏;配套乡村振兴专项信用贷款额度等。各级事业单位将乡村振兴的民营企业产品纳入政府采购和企事业单位采购目录,在同质同价前提下优先采购,实现政府、企业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