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高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孝轩
连线对话
云南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勾英
云南工商学院2022级本科汉语言文学9班学生 薛慧琳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作为深耕教育领域的政协委员,您对这句话怎样理解?
李孝轩: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使我对教育的理解更深了一层。在我们办学过程中,坚持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努力推进党建文化与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
主持人:您对职业教育的作用以及未来发展有着怎样的思考?
李孝轩:职业教育要与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与人民群众需求相契合,与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我们特别重视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将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与抓手。
勾院长,您认为民办教育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介绍下学院相关办学情况?
勾英: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担负着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重要任务。云南工商学院是云南省第一所全日制民办本科高校,坚持“应用型、地方性、数字化”的办学定位,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校企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建设课程,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共同开展科研以及共同建设就业基地等共同的产教融合协同的机制,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目前云南工商学院下设7个二级学院,在校生有2.5万余名。
主持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如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要求?
勾英:我们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着力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实践教学。此外,在师资培养课程中导入志愿服务教育,把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学校教育环节和教育手段,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平等参与意识的基础上,把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境界、实践能力和知识拓展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使得学生学习有目标、生活有方向。
李孝轩:你好慧琳,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你有什么感想?
薛慧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让我更加坚定了在职业院校好好学习的决心和信心。学校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方式,不仅有助于我们掌握理论知识,也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对于我们未来就业将是很好的帮助。
主持人:要想早日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还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李孝轩: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教育界人士必须因时而变、顺势而为,以全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质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进一步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