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西藏东南部,背靠喜马拉雅山脉,三面环山,天然屏障阻隔,多重因素叠加,让西藏林芝市墨脱县成为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墨脱县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庭长、一级法官白玛玉珍委员就来自这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边疆地区一个都不能少。”2013年,墨脱公路贯通,自此中国完成了“县县通公路”的最后一环。这个奇迹工程,深刻改变了墨脱曾经与世隔绝的状态。
“从前不通公路,进出墨脱全靠徒步,学生从市里返回县城,徒步需要四天时间。”作为“奇迹”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回忆起通路前的日子,白玛玉珍的脑海里浮现出许多细小的生活片段。
“那时墨脱仅靠人背马驮运输物资,物资匮乏且价格奇高,谁家屠宰牲畜了,大家都抢着买肉。”
“看病还得看‘天’,天气好路通了,才能把病人背出去看病,天气不好封路,就可能耽误治疗。”
一条路所阻隔的远不止是交通,还有教育、发展、医疗,以及当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路通了,老百姓的好日子也就“通”了。白玛玉珍告诉记者,通路后,学生们乘客车从县城到市里仅需七八个小时,并且交通线路还在持续优化,未来还会进一步缩短路程和时间。“现在墨脱县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医疗条件和技术,大部分手术可以在县里完成,乡里有卫生院,村里有村医,墨脱县人民医院已顺利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网购普及、旅游业兴起……墨脱经济社会迎来“逆袭式”发展,这座曾经的“高原孤岛”彻底摆脱了孤独。
作为一名法治工作者,白玛玉珍还深切感受到当地老百姓法治意识的提升。“从前村民想追回欠款,可能只会等着借款人还钱,或打电话催促,很难想到利用法律武器维权,甚至连写的借条、合同等都因不规范而无法作为证据。”
“近年来,我们重点加强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劳务合同、借款合同等普法宣传,把相关合同模板、法律知识等打印成册,通过发放宣传图册、播放视频、现场答疑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白玛玉珍说,如今主动来咨询、办案的人越来越多,群众的法治意识显著提升。
墨脱的巨变,是西藏发展的一个缩影。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白玛玉珍积极围绕边境地区发展建言。“只有建设好边境地区的干部人才队伍,才能持续推进固边兴边富民。”她说,今后还将围绕基层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及法治建设水平提升履职尽责,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