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是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教育科技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既有“国之大者”,也有民之关切,事关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也是人民政协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重要领域。本次接受采访的王辰、刘泽星、吴沛新、李海潮四位委员,正是立足本身专业特长,积极为教育科技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履职尽责的委员群体的代表。
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围绕健康中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围绕“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加快推进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设备的研发与临床应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等举办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深化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提升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等举办远程协商会;围绕“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政策落地实效”等举办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围绕“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等举办专家协商会;围绕“推进职普融通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等举办对口协商会,并举办相关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等,推动有关意见建议的采纳落实。
过去一年,委员们切实发挥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履职着力点,抓住民生领域实际问题积极议政建言,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展现了新时代责任委员的新风采。
更多委员虽然没能在此次采访中出现,但他们纷纷表示,接下来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凝聚共识、集聚众智,努力多形成一些前瞻性、建设性的协商议政成果,推动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贡献。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科技卫生健康事业,我们携手前行!(本报记者 刘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