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下,青少年如何安全“驭浪前行”?

2025年03月11日 09:00  |  作者:朱润楠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未来,人工智能和青少年的生活一定是紧密融合的。”在小组讨论会上,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天石委员围绕人工智能赋能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

“人机协同将成为新常态,青少年要找到自己的发展定位,成为AI时代的引领者。”陈天石认为,要鼓励青少年拥抱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但需要在家长和老师的密切监督下使用,避免青少年在心智不成熟的情况下被机器带‘偏’。”

“AI虽好,但也不能过度依赖,有时候,人工智能也会出错。”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原党委书记倪邦文委员提到一个名词:“AI幻觉”。“我专门就此请教过中国科学院的专家,据专家科普,大模型有时会胡编乱造、以假乱真,还伪装成专业可靠的样子,这其实与AI的运行逻辑有关。”他解释道,海量、真实、高质量的数据对于训练大模型至关重要,而目前国际主流大模型训练语料库以英文语料为主,中文语料占比不到5%,其中还包含了一些未经严格审核的信息,导致语料库质量下滑、虚假信息泛滥。

“没错,要警惕‘人工智能依赖症’!”天娱数科CEO贺晗委员紧接着说:“对人工智能应用的沉迷会产生思考惰性,尤其会影响青少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人工智能的不当使用也会带来隐私泄露、学术舞弊、算法偏见、价值观偏差等问题,亟待规范和解决。”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王笃波委员补充说。

数智时代,如何让青少年安全拥抱AI技术,让AI服务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王笃波建议,将AI应用纳入教育督导与教育法律体系,规避技术泛滥带来的潜在风险,保障学生数据在AI教育系统中的隐私安全,同时开发教育专用的生成式AI系统。

“3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了全国首个AI教育教学全生命周期规范,提出了禁止使用、有限使用、鼓励使用、开放使用的四级使用机制,对不同场景的应用实行分级分类管理。”贺晗认为,这为制定青少年人工智能工具使用规范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他提出,要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生态,引导、激励科技企业开发有益于青少年正向发展的AI应用和产品。

编辑:张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