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都会区建设是香港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一步。“随着‘十五五’规划编制窗口期的到来,希望将香港北部都会区正式纳入国家顶层设计体系。”香港九龙社团联会会长王惠贞委员建议。
王惠贞提出,可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设立“北部都会区发展基金”,探索发行“深港合作专项券”,引入香港和内地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在北部都会区试行“深港规则衔接试验区”,推动两地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监管机制的对接,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服务、数据跨境流动等领域,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规则体系。
王惠贞建议,以北部都会区为核心,划定深港产业合作示范区,试行“深港共管、国际标准”的监管与运作模式,推动深港两地在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专业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吸引国际企业和人才集聚。
“北部都会区要聚焦国家‘卡脖子’技术攻关,构建‘跨境科研攻关共同体’。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跨境集群’,构建‘研发—中试—产业化’跨境闭环。建立‘科研要素跨境白名单’、创新‘双重属地税收安排’、推行‘专业资格互认特区政策’。建立大湾区统一的人力资源数据平台,实现人才信用记录跨境互认。”王惠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