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药是中药应用的原始形态,是在药材采收后即行使用的原料,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司富春代表表示,目前对鲜药的研究和应用都开展得不够,其应用与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在司富春看来,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鲜药采摘加工缺乏规范体系、缺乏鲜品与干品的比较研究等均是限制鲜药事业发展和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司富春为此建议,由政府牵头,高等院校、药品生产企业、科研单位、医疗机构联手,制定鲜药制剂发展规划和质量标准。加强对鲜药的物质基础和药理药效研究、鲜品与干品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加强中药保鲜技术研究,建立由生产基地到医疗机构的鲜药供应产业链等。
“同时,还应鼓励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鲜药饮片标准和应用规范体系,解决鲜药在保鲜、储藏、制备工艺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难点问题。”司富春说。(记者 付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