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谢阿愁)“打造一批既懂技术、又懂治理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是推进我国智能社会治理实践进一步深化提升的关键。”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润泽智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超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以培养具备全局观念和前瞻思维能力的战略科学家为目标,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大力加强智能社会治理专业人才培养,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最近,以DeepSeek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掀起了大规模智能化浪潮。人类社会正加速向崭新的‘智能社会’跃迁逐渐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然而,周超男通过调研发现,各地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实践主要将智能技术作为社会治理的辅助工具,着力开展“智能的社会治理”。她表示,随着智能社会加速向“人—机—智能”共生的社会形态演变,需要提前部署,将实践工作重心从“智能的社会治理”转到“智能社会的治理”,针对智能社会新涌现的系统性、全局性问题,加快探索治理策略和应对方案。
“我国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广,智能社会治理探索实践起步早,为进一步巩固优势,提炼经验,凝聚共识,亟须社会各界秉持科学态度,实施科学举措,对智能社会的发展与治理问题开展系统化的前瞻研究。”对此,周超男建议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制定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规划,为进一步探索智能社会治理中国道路提供基本遵循;建议设立智能社会治理一级学科及交叉学科,加大对智能社会治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建议设立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